東北網11月4日電 『我們老師特別喜歡壓堂,佔用自習課的時間,好像多講一二十分鍾課我們的成績就會有很大提高。還有我最害怕的是,他找我沒完沒了地談話,我犯了一點小錯誤,就會引來一個多小時的批評,有時候被其他老師碰見了,也會一起來批評我,我會遭受輪番轟炸。』平日裡老師這些過激的做法,令高三的學生高強很不開心,遇到了記者,他仿佛是找到了可以投訴的地方:『我覺得老師的懷疑心理很強,本來很正常的男女同學關系就會被他誤解成早戀。他們總是認為自己纔是對的,我們的辯解根本不起作用。』
實際上這一切都是由於教師心理負擔過重造成的。老師也有老師的苦衷,一位在區重點中學任教的班主任張老師說:『領導給了我很多教學上的壓力,要求這也要乾好那也要乾好。同時家長們對孩子分數的期望也很高,我本身還有個女兒在讀高中,馬上也要高考了,所以心理上有很多包袱。每天從起床忙到睡覺,總有做不完的題,批不完的作業、備不完的課,更重要的是還要應對數不清的考試。學校裡的很多年輕的老師累得都得了神經衰弱。』現在很多中小學都會有心理老師對學生做心理輔導,但針對教師的心理輔導工作幾乎沒有。張老師說:『要是有人可以和我們談一談,幫助我們卸下心理上的包袱,就太好了。』
心理負荷緣於哪裡?
心理學專家曲偉傑分析了教師壓力大的原因:第一是職業壓力。重點中小學有來自重點的壓力。校領導、家長的期望值特別高,學生考不好,老師當然也有責任。第二是來自家長方面的壓力。他就親眼看見一位醉酒家長在學校無理取鬧,在場的教師和校長都很驚訝,無法應對。第三是來自師生關系方面的壓力。學生戀愛年齡提前,老師對這種問題的處理也很為難。如果學校提供一個比較寬松的學生交往環境,家長會埋怨學校校風不好;如果管理過於嚴格,又會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教師對課堂紀律的嚴格管理,也會導致一些學生和老師的關系緊張,有時甚至會出現學生辱罵老師的現象。第四是家庭壓力。教師在工作中投入時間和精力過多必然會減少與配偶和子女的交流時間,得不到家庭的理解。而且因為目前教師工資不高,許多教師提到工資待遇,心理上也是失衡的。
教師排解壓力的方式有限,循環往復,教師就會產生煎熬的感覺,從而對教學產生影響,許多人也因此成了愛拿學生出氣的壞脾氣老師。曲偉傑說:『這些壓力會導致教師的透支教學,其中包括生理、經濟、時間上的透支。沒有娛樂、沒有運動、缺少交往,即使暫時會有業績,也不會持久。教師心態不穩定,過於追求考試成績,心理容易受到挫傷。長時間承受這些心理壓力,使得教師將對社會、對生活的抱怨發泄到了學生身上,語言暴力、肉體懲罰也因此出現在課堂上。』
如何為教師打開心結?
從國內的整體情況來看,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據《中國教育報》載:國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對14個地區168所中小學的2292名教師進行了抽樣檢測,發現有52.23%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其中,32.18%的教師屬於『輕度心理障礙』,16.56%的教師屬於『中度心理障礙』,2.49%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不少省份還針對這種情況,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浙江省教委就要求所有中小學校教師必須取得由省教育廳、省考委頒發的『人際關系心理學』和『心理諮詢與輔導』兩門學科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礎知識合格證書》。記者還從哈爾濱市教育局的師訓處了解到,他們在對農村教師的免費培訓、新教師和班主任的培訓中也加入了有關心理輔導的課程,並且還增設了一些教師心理健康講座。
但是,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盡管不少學校都為學生配備了專門的心理教師,但是專為教師而設的心理諮詢機構卻不多見。所以,要改變教師的心理狀況還需要社會、政府方面的支持和重視。曲偉傑建議:教師自身也要重視自身的心態和精神狀態,首先做一個可親可愛的人,把教學的核心放在關心學生的成長上而不是分數的增長上,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和學生心心相印。同時注意職業選擇和職業調整的靈活性,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做教師,做教師的先天條件是擁有一顆童心,如果不適合的話,可以重新選擇職業。而作為教育管理者的學校,要努力為教師營造和諧的內在環境,主動為教師排懮解難。有組織、有計劃地對教師開展心理測驗與調查,聯合社會機構開展教師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活動,營造有利於保持教師心理健康、進行自我調適的內在環境,並且推行人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