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大學生用知識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2005-11-06 05:28: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張宏晶 殷政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6日電 日前,『一封母親的來信』在東北農業大學校園掀起一股『感恩』熱潮,在一顆顆年輕熱誠的心靈中激起了強烈的共鳴。食品學院的大學生為父母送上『孝心食譜』;動物與科學技術學院的學生采用『家書』、『簡報』的形式,指導父母和家鄉父老脫貧致富;水利與建築學院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調研,為家鄉農田水利建設出力……莘莘學子紛紛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回報父母和家鄉的恩情。

  4日上午,記者在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辦公室看到,輔導員李卡老師正在整理學生們為父母制作的『孝心食譜』。李卡說:『真沒想到這些孩子下了這麼大的功夫,制作了這麼精細的「孝心食譜」。』2005級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車璐同學告訴記者,為了設計好這些食譜,她和同寢室的同學這段時間經常『泡』在圖書館裡查找資料。車璐說:『父母的歲數都大了,但我對他們的關心卻不夠,我應該憑借自己所學專業的特長為父母盡點兒孝心,讓他們吃出一個健康的身體。』她在為父母制定的食譜中寫到,『爸爸患有高血壓和血稠,在飲食上要注意清淡,多吃芹菜能夠降低血壓。我還向講營養課的老師進行了諮詢,他給了我一個治療高血壓的偏方:把包有紅色外皮的花生泡在醋裡,每天早上服用10粒。爸爸,您一定要每天堅持吃啊!』

  來自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的蒙古族學生烏雲塔娜,用表格的形式為媽媽制定了一個既營養搭配均衡又能控制體重的食譜。烏雲塔娜笑著說,她的媽媽身材較胖,所以她在食譜中特別囑咐媽媽每天在飲食結構上一定要注意做到3:7的葷素比例。據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輔導員王麗萍介紹,『感恩』教育活動開始後,這個學院的900多名大學生陸續自發地利用所學專業的優勢,開展了為父母設計『孝心食譜』的活動。院團委決定把這個活動作為今後大學一年級學生入學的一項思想品德教育內容開展下去。王麗萍說,第一批200多份已經整理好的『孝心食譜』很快就會被郵寄到學生父母的手中。

  『我是一個農村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文化水平雖然不高,但是他們的心和普天下所有父母親的心都是一樣的。我過去一直覺得應等到畢業後再去如何孝敬父母,現在纔明白,可以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幫助家裡做點兒力所能及的事情。』東北農業大學動物與科學技術學院的趙長江說,他的家在依安縣依龍鎮,過去家裡一直依靠種植玉米維持生活。最近幾天,趙長江正忙著把有關種植業和養殖業調整的知識寫進父母能夠看得懂的『家書』裡。在信中,趙長江建議父母趁著『農閑』時間考慮開始飼養奶牛,並寫明了在選購種牛時應注意的事項。

  東北農業大學動物與科學技術學院團委書記張索坤告訴記者,很多來自農村的同學過去對自己的家庭感到很自卑。『感恩』教育活動開展後,如何盡早地幫助家裡脫貧致富漸漸成了這些學生討論最多的話題。前一陣,一名2005級的大學生搜集整理了有關防治家禽傳染病的材料,並已郵寄給了在農村發展養殖業生產的父母。這給大家開了一個好頭。現在,院團委結合學生們的活動,正在准備印制一份以調整產業結構,提供養殖畜牧科普知識為主要內容的簡報。從大學一年級到大學四年級,很多大學生都自發地利用業餘時間參與了材料的搜集、整理、編輯工作。這個學院動物科學專業2003級的學生周剛說:『能幫助父母和家鄉親人做點兒事情,心裡十分愉快。親人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我們這麼做似乎可以被稱做「遲來的愛」,但和他們博大的愛比起來還是太渺小了!』

  從『缺失』到『喚醒』,一顆顆『感恩』的心承擔起了責任的擔子,也激發了前進的動力。東北農業大學水利與建築學院農田水利專業的劉永軍同學雖說是班級裡的貧困生,但成績一直很好。在甘南縣音河鎮山灣村的家裡,他的父母和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弟弟依靠十幾畝耕地維持生活,一年下來收入不過幾千元錢。劉永軍說:『純朴的父母和家鄉的土地養育了我,我也要把我的一切毫不保留地奉獻給他們。』交談中,他幾次提到『知識改變命運』。劉永軍說,他正在利用課餘時間結合學校正在開展的『863』計劃中的節水農業課題,對整個甘南縣農業用水方面的問題進行調研,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爭取為家鄉的節水灌溉、水環境、水處理等農田水利建設、人畜飲水等問題做點實際的貢獻。

  來自2002級建築專業的胡小花說,學校本來保送她讀研究生,但她放棄了。她決定畢業後到最需要農田水利建設人纔的墾區工作,希望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為家鄉父老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東北農業大學水利與建築學院團總支書記汪志軍說,為了讓學生家長更全面地了解這次『感恩』教育活動,學院把學生在學校期間開展的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辯論演講、征文比賽等活動都錄制下來,再刻制成光盤,隨學生給家長的家信一起郵到家長的手中。讓家長從視覺、聽覺、感覺各方面感受到孩子的變化。

  『修身、齊家、治國。在學會感恩中,學生們進入了一個良性的循環。他們變得越來越可愛了,我們的生活也將變得越來越美好!』東北農業大學學生處副處長解宗軍感慨地說:很多學生利用專業特長開始為家鄉發展獻計獻策,這是教育者的最大成功。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