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3年『民心工程』一步跨過15年 300個貧困農戶住上磚瓦房
2005-11-07 11:23:3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邱淑琴 蒙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1月7日電 在道裡區新農鎮新立村八裡堡屯生活了一輩子的農民趙洪發,自從搬進90平方米的新瓦房後,常指著房前掛著的那塊寫有『民心工程』的大牌子,對村裡的人說:『沒有它,我這把老骨頭直到閉上眼睛那天也住不上這麼好的房子。』

  在道裡區像趙洪發這樣的困難戶共有313戶,截至10月1日,全都告別茅草屋,搬進了磚瓦房。政府實施的『民心工程』將農民的住房差距拉近了15年。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家庭年人均收入在500元左右的貧困戶,甚至還有的農戶根本就沒有收入,全靠政府救濟。31084戶農業戶中,有983戶農民的生活水平低於全區農村平均值,被政府列入救濟對象。

  2003年初,道裡區將農民住房問題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重要日程。同年3月,一項由政府撥款為農民建房的『民心工程』在5個鄉鎮開始實施。

  為確保政府的錢花到困難農民身上,讓真正困難的農民住上新房子,道裡區成立了『民心工程』領導小組,區委書記、區長掛帥,由區民政局組織各鄉鎮實施,對列入『民心工程』的困難戶,采取公示的形式,讓農民對照標准互相監督。每年『五一』、『十一』長假,區委領導都要帶領鄉鎮乾部到建房現場看落實、把質量、聽群眾意見,並要求基層乾部一定要把『民心工程』辦成農民滿意工程。確定每年修建住房100棟目標,3年中投資217萬元,為42個村的孤老困難戶、殘疾困難戶和回鄉的老軍人修建住房313棟。

  道裡區在實施的『民心工程』中,從農民的長遠利益著想,凡是通過『民心工程』解決的住房,最低使用面積不小於40平方米,最大的不超過120平方米。在規劃建設上,注重布局合理,造型美觀,結構堅固,經濟實用,達到30年不落後。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