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9日電 說起東北裝備工業振興,林尚揚的觀點集中到兩句話,一是提高工藝的創新水平,另一個是樹立科學的人纔觀。
記者:您提出,在進行老工業基地振興中,應重視提高工藝的創新水平。為什麼把它提高到這麼重要的位置?
林尚揚:在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中,當前主要精力放在企業體制與機制改革和產品更新換代上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須重視提高工藝的創新水平。體制的改革,管理水平的提高,為工藝的創新創造條件,而工藝的創新為企業管理的現代化奠定基礎。特別是重型裝備工業,由於工件的大型化,給工藝創新帶來很大困難。三峽水電站水輪機轉輪的大型葉片、上冠、下環的鑄造與復雜曲面的數控加工,大型汽輪機大軸的熱處理等,這些大件的熱加工還是冷加工都面對諸多困難與挑戰。因此,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必須重視裝備制造中的工藝創新問題。
記者:您說加工工藝也是企業的一種核心技術。我們現在對加工工藝的認識存在哪些問題?
林尚揚:當前正處於產品更新換代和產業結構調整時期,企業可以考慮從國外引進先進的產品設計圖紙和樣機,但是很難引進核心的加工工藝。
經驗告訴我們,單純靠從外部引進技術,不可能維持長期穩定,只有集中力量開發和改進自己的核心技術,纔能立於不敗之地。加工工藝也是企業的一種核心技術。原機械部副部長陸燕蓀曾指出,我國一些機械產品,技術達到了國外的同等水平,但是由於工藝水平低下,生產的產品不受青睞,這是我國機械產品普遍存在的問題。產品零件精度低、生產效率低、工藝消耗高、環境污染大等是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巨大障礙。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生產過程的優質、高效、低成本和環保是企業競爭的永恆主題。據統計,當前在國內技術市場上,技術賣方推出的技術成果中,屬於產品創新的成果佔較大比例,通常為60%——80%。而技術買方的興趣也集中在尋求新產品上。作為技術創新的其它重要內容,例如工藝創新、設備改造、降低單耗、提高產品質量等,在技術市場上不僅成果供給少,而且需求不旺。這種過分注重產品創新而忽視工藝創新的傾向會給企業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相反,國外的制造業,特別是重型制造業,都很重視工藝創新。歐洲的造船企業為了和亞洲船廠相對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相抗衡,正試圖從改革管理的模式和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強化生產過程的優質、高效、低成本的優勢,來抵消勞動力成本高昂的影響,振興他們原先曾經具有的造船業優勢。
記者:您能否舉例說明工藝創新的重要性?
林尚揚:從當今世界的工藝創新潮流來看,以焊接工藝為例,近幾年國外對攪拌摩擦焊的研究與應用非常重視,這是一種優質、高效、低成本、環保的新工藝,已經在火箭、飛機、高速火車、汽車、快艇、豪華郵輪等的鋁合金結構的焊接中應用。我國南方的一些企業正在准備采用這種新工藝。
再如激光———電弧復合熱源焊接技術,國外已經在造船、汽車、容器等鋼和鋁合金結構的焊接生產中使用,證實它是一種效率很高、焊接接頭質量很好的新工藝,上海的汽車行業和造船行業正准備采用這種新技術。
東北的裝備企業對各種新的加工工藝技術應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更強的應用積極性。在全國企業還沒有形成工藝技術創新高潮的今天,真希望我省各級政府對構築企業工藝技術創新平臺予以重視,在企業改制和產品結構調整的同時,力爭以高水平的制造工藝技術來提高東北裝備的市場競爭優勢和實力。
記者:工藝的創新必須依靠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努力纔能實現。您如何看待老工業基地吸引人纔問題?
林尚揚:社會對人纔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不僅需要尖端科學家,還需要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更需要有眾多的技能熟練的工人。東北要振興裝備制造業必須高度重視各種不同層次人纔的配套培養,目前在提到吸引和引進人纔的時候,常常只注重吸引高水平的專家、科學家,而忽視技術工人;當談到培養人纔時,往往只重視高等教育,而忽視技工教育和職業教育。其實尖端科學家只是金字塔的頂端,人數很少,而經濟的發展需要有眾多的基層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在強調科學發展觀的同時,也應該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人纔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