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為農民橕起健康保護傘
2005-11-14 13:25:47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炯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11月14日電 題:為農民橕起健康保護傘

  農民看病難,是當前農村工作中的難中之難。齊市衛生部門多年來致力於破解這個難題,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保障途徑。

  『小病拖,大病挨,重病纔往醫院抬。』這是一句在農民中流傳的順口溜。

  解決農民看病難題,不但是關系農民健康的大事,更是關系農民脫貧致富的大事。齊市衛生部門和各級政府在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健全和完善農村衛生管理體制等方面積極探索,歷經風雨,終見彩虹。三級衛生網免費體檢到農家

  幾天前,甘南縣興隆鄉雙龍村的醫生特意來到村民譚淑珍家,免費為她檢查了身體,並建立了健康檔案,還針對她的高血壓病開出了健康指導處方。按照醫生的叮囑,譚淑珍每隔兩三天就到村衛生服務站測量血壓。農民不僅能按時體檢,還有了守在家門口的保健醫。

  體檢,是城市中新興的保健方式;而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甘南,像譚淑珍一樣的24萬農民,如今都能享受到這種待遇。支橕這個巨大工程的,是歷經三年織就的牢固的農村三級衛生網,它是破解農村衛生工作困境的一個亮點。

  針對農村衛生事業管理體制落後、人纔匱乏、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較差、農民看病難的嚴峻形勢,齊市衛生部門清醒地認識到,只有提高農民整體健康水平,改善農民生存質量,纔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重新構築農村三級醫療網絡,加大農村衛生事業投入,提高農民健康水平——市衛生局有針對性地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

  甘南縣從2002年開始就明確堅持『三不變』,即政府舉辦的性質不變、政府投入的經費不變、政府承擔公共衛生的職責不變。由縣衛生局直接管理全縣11個鄉鎮衛生院,每年保證1200萬元的經費投入,解決了縣鄉兩級醫務人員的工資問題,穩定了醫療隊伍;以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為中心,以鄉鎮衛生院為樞紐,以村級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織成嚴密的農村三級衛生網;承擔全縣的醫療救治、計劃免疫、傳染病、地方病防治、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每個村都設有2名專門負責計劃免疫和婦幼保健工作的防保人員。如今,甘南縣正逐步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的目標,鄉衛生院和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實行雙向轉診,鄉鎮衛生院都開通了急診急救電話,免費接送病人。

  記者在甘南縣長山鄉衛生院看到,這裡房屋整潔,科室齊全,不僅擁有B超、心電、X光機等常規診療設備,還裝備了救護車、電腦、傳真機,而且手術室和分娩室都安裝了空調。全縣11個鄉鎮衛生院都達到了這樣的標准。甘南縣還在全省率先將村衛生所改為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全縣共設了104個社區衛生站,功能由傳統的基本醫療擴展為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慢病防治、健康教育等,村醫也由坐醫待患的服務方式變為主動走進村民家庭,提供全方位的醫療保健服務。

  由於甘南縣農村衛生網絡健全、管理嚴格,目前,該縣沒有一家個體診所。去年,甘南縣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已由過去的不足30%上昇到99.8%,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均控制在全省標准線以下;傳染病報告發病率、克山病發病率以及甲狀腺腫大發病率也均低於國家控制標准。

  新型合作醫療農民看病也能報銷

  農民『小病不治,大病小治』的現象非常普遍,許多農民家庭因為治病而陷入生活的困境。

  為了解決農民無錢看病的問題,齊市從2004年9月開始宣傳和籌備,從今年1月1日起,在訥河市啟動了以大病醫療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通俗地講,就是農民每人每年繳納一定數目的錢,就能報銷不同比例的醫藥費,享受醫療補助。

  在當地農民中流傳這樣一句話:交上10元錢,合作醫療管一年。訥河鎮靠山四屯的楊金林,今年7月份因肺膿腫在中醫院住院10天,花去3986.5元醫療費。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關規定,他可報銷實際發生費用的30%,拿著報銷回來的1091.43元錢,62歲的楊老漢非常感慨:到老了趕上了合作醫療這項好制度,咱農民也能享受到城裡人看病報銷的待遇了。

  新型合作醫療切實讓農民嘗到了甜頭。截至8月末,訥河市共有1297名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發生住院醫療費,總金額為4265107.72元,實際補償支出為905466.54元,佔實際住院醫療費發生額的21.23%,人均補償支出698.12元,有4人次獲萬元補償,13人次獲5000元以上補償。訥河市設立21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初步形成了市、鄉(鎮)合作醫療服務網絡。

  『十六屆五中全會更加注重社會公平的要求是我們工作的指南,我們將繼續加大對農村衛生醫療事業的投入,盡快解決農民就醫難問題,縮短城鄉居民差距,讓黨的溫暖惠澤廣大農民。』市衛生局王小平局長如是說。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