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育人育纔育芬芳——職教中心創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紀實
2005-11-16 09:37:09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劉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6日電 日前,齊齊哈爾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這是該校再次獲此殊榮。

  這個學校始終以創建『十無校園』和雙『十、百、千創名牌』等活動為載體,全面開展『五文明』系列創建活動,將文明單位創建與學校的發展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適應市場需要,全力做好『建一流學校、創名牌專業、育高素質人纔』職業教育這篇大文章。

  他們把建設一支師德好、素質高、業務精、作風硬,符合『四有』要求的教師隊伍,作為文明單位創建的根本來抓,在教師中開展了師德教育活動,文明科室、文明教師和文明教師標兵創評活動,實施了『支柱工程』、『形象工程』、『楷模工程』,提高教職工的整體素質,發揮教師為人師表作用。學校全面實施了『師訓工程』、『名師工程』等教師培訓計劃,結成師徒對子48個,每學期舉辦一次教學大獎賽、教案評比展覽、專業教師技能競賽等教學活動。2004年,學校選派6名教師參加全市職業中學青年教師說課比賽,有4人獲特等獎,2人獲一等獎。近幾年,該校學生在高考中昇本科率佔全市同類學校的76.8%,參加全國、省、市專業比賽的老師均獲一、二等獎。現在,學校已形成一支有25名省級以上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為榜樣,6名市師德標兵、市勞動模范為楷模,43名省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為領銜,75名市骨乾教師為中堅,100%文明教工為支橕的高質量師資隊伍。

  職業學校的根本任務是育人,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中級技術人纔和勞動者。在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中,他們堅持以創建活動為載體,以全面育人為核心,切實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他們在發揮學校育人主導作用的同時,積極加強基地建設,在校外建立德育實踐基地,成立了社區教育委員會和軍、警、學共建共育委員會;聘請派出所所長擔任法制教育副校長,形成了學校、社會內外共育的教育網絡;調動家長積極性,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教育子女的經驗交流會,不斷改進家長的教育方法;堅持以常規管理為基礎,以嚴格訓練為手段,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禮儀教育和法制教育,為校園築起一道『護欄』。他們制定了德育工作實施細則,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確定了不同的德育工作目標;制定了學生在校一日常規,文明學生和文明班級已分別達到98%和95%。在組織創建活動中,他們開展了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如『四比四看』、『五講五做』活動,以『講文明、樹正氣、強素質』為主題的中學生公民道德實踐系列活動,創建『十無校園』和雙『十、百、千創名牌』活動,『加快發展與青年責任』主題讀書活動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學校帶給學生的理念是:雖然沒有高學歷,但人人要有高素質、高技能,人人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纔。

  學校被市委確定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試點學校和市禁毒教育骨乾學校,湧現出全國『三好學生』6名,省『三好學生』63名,省優秀學生乾部45名。學生專業技能強,整體素質過硬,畢業生非常受社會歡迎。畢業生參加專業技能定級考核,達標率為100%。學校在國家、省、市各項專業技能競賽中頻頻獲獎:代表黑龍江省參加全國『蒙妮坦杯』美容美發大賽獲第三名;參加全省職高計算機專業學生技能競賽獲個人第一名和團體冠軍;美術專業學生參加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獲一等獎,有10名學生被選入釣魚臺國賓館,有200餘名學生東渡日本研修服裝,畢業生遍布齊市各行各業及省內外大中城市,一次性就業率達96%。

  他們始終把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和學校的發展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緊緊圍繞爭創全國文明單位,爭創全國一流的現代化標志性職業學校這一目標,實施改革發展與科學管理工程。2003年8月,在事業單位改革中,原職教中心、一職、技工學校三校合並,組建了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學團)。三校合並實現了資源的共享與互補,增強了辦學實力,形成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中職與高職教育溝通銜接、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技能鑒定相互配套的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格局。

  在中央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後,他們搶抓機遇,積極提供人纔服務,在有關部門的支持與幫助下,爭取到三個國家級培訓和實訓基地項目。2004年9月,學校被國務院扶貧辦定為『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示范基地』,全國只有10個,東北三省僅此一家,目前已培訓轉移貧困地區農民工1000餘人;在全國首先開創了招收貧困地區職業教育二年制『宏志班』的先河,讓沒錢念書的貧困地區農民子女有書念,當年招生400人。

  他們還組織開展了百名黨員下企業活動,深入調查了解社會需求,瞄准人纔市場,重新設置專業,近年來新增設了數控、機加、鉚焊、車工、鉗工、電工、銑工、化工工藝、印刷、中醫保健與服務等專業,他們按照『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采取訂單招生方式,與全國百餘個企事業單位聯合辦學,形成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辦學格局。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