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7日電 再過不到半個月,就是第十八個世界艾滋病日了。近日,《黑龍江晨報》的記者來到哈爾濱市傳染病醫院,采訪那些守護在艾滋病患者身邊的白衣天使。記者通過朴實無華的表述和一例例生動的事例,描述了守護天使們工作中的繁忙和酸楚。
我是懷著十分激動的心情讀完這則報道的。通過這則報道,我對護理艾滋病患者工作中的緊張、繁忙和艱辛有了更詳盡的了解,深深感受到護士們對患者細致入微的照顧和關懷,同時也激發了我對這些將青春奉獻給患者的白衣天使的崇敬之情。
長期以來,人們對艾滋病是談虎色變,避之惟恐不及。這固然因為國人有潔身自好的文化背景,卻有悖於人文社會的要求。許多有識之士都呼吁社會關愛艾滋病患者,但真正戰斗在第一線的戰士當屬我們這些可愛可敬的艾滋病患者的守護天使。她們成天與艾滋病患者打交道,既是艾滋病患者的救治者,又是患者的保姆、朋友,甚至是心理諮詢師。她們每天戰斗在抗擊艾滋病的最前線,以醫護工作者救死扶傷的精神為艾滋病患者默默地奉獻著。
眾所周知,與艾滋病患者經常進行醫療方面的接觸,存在著很大被感染的可能,然而她們卻沒有抱怨和退縮。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毫不為過地稱呼她們為和平年代的戰士,是艾滋病患者最可愛的人。
與可能被感染相比,被社會誤解,給這些守護天使們帶來的痛楚則更為直接。僅是因為社會分工不同,她們承擔著更多其他工作崗位所沒有的辛苦。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能夠在這一崗位堅持下來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奉獻精神。與其他行業的奉獻者相比,她們承受的壓力更大,那種被別人隔絕和孤立的感覺是常人所難以承受的,但她們卻頑強地挺過來了,這非常值得我們尊敬,也更需要我們去理解和支持。
我們要向這些艾滋病患者的守護天使們致敬,向她們那種將自己全部的愛都奉獻給艾滋病患者的崇高品質致敬;向她們那種無怨無悔,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的敬業精神致敬;向她們戰斗在『抗艾』第一線的大無畏精神致敬。
我們每一位普通百姓都要從自身做起,在掌握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識的基礎上,擯棄對艾滋病的錯誤認識和偏見,用心感受這些艾滋病患者守護天使們的可愛可敬之處,給她們以更多的關懷和理解,與她們一道,共同面對艾滋病這一沈重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