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8日電 2003年太陽島風景區進行大規模整治改造之後,雪雕藝術不斷提昇檔次、提高層次,雪雕美景與太陽島相得益彰,雪雕美景與城市發展共存共榮,雪博會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冰雪文化,並逐步歷練成為知名的國際化冰雪品牌。
注入『太陽文化』
太陽島雪文化鍛造『金字招牌』
隨著雪博會的日益成熟、雪塑作品的逐漸增多、游人觀賞水平的不斷提昇,雪博會的影響力也逐漸昇溫。特別是2003年,太陽島風景區啟動了為期3年的整治改造工程,2004年太陽島的第十六屆雪博會是太陽島一期整治改造後的第一屆雪藝盛會。
這屆雪博會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在規劃、規模、雪塑內容、文化活動、文化內涵上都有了歷史性跨越。其在規模、內容、藝術表現手法上均創歷屆雪博會之最,也是太陽島雪博會又一次新的嘗試。
其中,『東君出巡』雪塑作品是歷屆雪博會最大的雪塑,『東君出巡』景區全長55米、高20米,用雪10000多立方米。它講述的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太陽女神駕馭6條螭龍攜愛子出游的宏大場景。
這屆雪博會確立了『都市雪鄉、雪塑奇觀』的主題,共設星光大道、情系天河、人間仙境、飛向太空等12大主題景區,總佔地面積50萬平方米、總用雪量9萬立方米。同時首次推出了潑雪節、歡樂大游園、星光大道,首次向冰雪景觀注入了『太陽文化』,首次征集冰雪吉祥物、首次開發冰雪旅游紀念品、建設全省等級最高的4A級游客服務中心、首次夜間向游客開放、首次實行市場化運作。
特別是在文化活動上,雪博會打造了一種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風情,如東北大秧歌、女真薩滿舞、冰雪霓裳,使寒冬中的太陽島晝夜歡歌,特別是『冰雪霓裳』活動實現了百名模特百場演出,真正鍛造出了0℃下沸騰的太陽島雪文化『金字招牌』。
攪熱寒冰冷雪
為成熟的冰雪文化補充新營養
設計成熟、作品成熟、建設成熟、招商成熟……走到了第十七屆的雪博會,已從一個『少年』長成了一個成熟的『青年』。
如何把冰冷、獨立、死板的冰雪景觀激活,讓雪熱起來,太陽島風景區管理局又注入新的元素。第十七屆雪博會總佔地面積20萬平方米,用雪量7萬立方米,用冰量1萬立方米。少量冰的運用,使雪博會由單純的雪文化,擴展為冰雪共融,以冰映雪。
這屆雪博會舉辦了豐富多彩的冰雪文化活動。首次推出的『尋找太陽使者』大型公益活動,進一步傳播了太陽島的『太陽文化』,豐富了太陽島的文化內涵;『冰上芭蕾』表演,邀請專業花樣滑冰隊員,進行每天兩場、每場30分鍾的以『太陽文化』為主題的演出。
請游客現場制作雪雕塑的活動,增加了游客的參與度和雪博會的吸引力。這種雪博會首創的現場制作活動,目前已被國內各冰雪景區競相效仿。
昇級國際化
打造國際品牌提昇太陽島知名度
經過3年整治,如今的太陽島四面環水,主題景觀異彩紛呈,景色更加迷人,得到了游人的普遍贊譽,同時也給第十八屆雪博會的舉辦帶來了高標准和高期盼。
在松北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太陽島風景區管理局為第十八屆太陽島雪博會策劃了『和平、友誼、發展』的規劃主題,這個主題的主旨就是培育國際品牌,進一步提昇太陽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全力打造一個『新、奇、特』世界最大的冰雪狂歡嘉年華。本屆雪博會還首次走出哈爾濱,進京推介,這是哈爾濱第一個走出家門進行景觀推介的冰雪項目。
據太陽島風景區管理局負責人介紹,由於昇級國際化,第十八屆雪博會將更名為中國·哈爾濱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本屆雪博會展現了四大特點:一是規劃設計的國際化,主要體現在與世界冰雪強國日本的旭川市合作共建東瀛掠影景區(日本主題園);二是文化活動的多樣化,首次推出『托起明天的太陽』捐資助學行動,征集雪博會吉祥物、會旗、主題曲等,在游樂項目上,還推出了雪地小火車等新的項目;三是經營模式的市場化,本屆雪博會繼續推行通過公開競標的方式轉讓經營權;四是服務的人性化,免費向游人提供保暖服飾及防滑鞋套等。
太陽島雪雕藝術從孕育、興起、成熟、發展、飛躍走過了它不平凡的旅途,不僅為太陽島雪博會增添了文化底蘊、同時也為提昇太陽島這張冰雪名片及哈爾濱冰雪產業做了鋪墊。第十八屆太陽島雪博會下月即將揭幕,太陽島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