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4日電 23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距哈市70公裡外的松花江段,此時污水帶已經行經這裡。但在江面除了一層薄薄的冰外,看不到任何污染的跡象,因為污染帶都在冰面30厘米下。記者用木杆破開冰面,看到裡面污染的水照舊和先前一樣渾濁,也沒有出現異味,只是附近的老百姓感到異常恐慌,沒人敢到旁邊走動,把家禽都趕在院子裡不讓出來。打算用松花江水灌溉的人現在都改用了井水。
半小時取一次水樣
據了解,哈爾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在道裡區新農鎮蘇家村設置了一處采集點,此地距離松花江哈爾濱段取水口約為16公裡,為保證采集的水樣及時地送到分析室,該站安排了三個采樣小組,每個小組配備三人,每小時采集一份水樣。
昨晚,記者跟隨第三小組一同趕往采集點。車駛出蘇家村後,爬上江堤大壩。遠處江面還未結冰,幾艘小船停在壩下。由於沒有遮擋物,現場留守人員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兩名工作人員拿著采集瓶、采集器,登上一只小船劃向江中心。
據工作人員介紹,為保證准確性,必須在主航道水面下0.5米處采集水樣。記者看到,兩人戴上隔離手套後,將采集器裡的江水小心地倒入兩個采集瓶中,大約共有100毫昇。回到岸上後,工作人員立即在采集瓶內標注采集地點、時間等信息,然後上車返回環境監測中心站,整個采集過程緊張有序。采集期間,工作人員又接到了上級通知,采集頻率從每小時一次增加到每半小時一次。
35分鍾分析數據就出來
采集來的水樣交到哈爾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後,技術人員開始進行數據分析。
據分析室王主任介紹,拿到采集樣品後,技術人員要先進行前期處理,然後進行色譜分析,大約35分鍾後,分析數據就可出來。現在主要是密切監測江水裡的苯系、硝基苯的情況。
截至發稿時,分析室對松花江的水質已連續監測了五天四夜。據了解,根據江水水質的變化情況,水樣采集頻率還會有所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