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成都商報:信賴比依賴更可靠
2005-11-25 00:56:29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作者:陳舸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5日電 成都商報:信賴比依賴更可靠

  哈爾濱的停水事件震驚全國,這已經不再只是一個城市的難題,在關注事件的發展時,很多人難免都有這樣的疑問:要是我們居住的城市遇到這樣的事情,政府會怎麼做?市民該怎麼做?

  隨著社會發展和城市化的進展,物質文明越來越發達,但對於水電氣這幾種基本生活資源的使用,人類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偶爾停一天電、停半天水、停幾個小時的氣,都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方便:住電梯公寓的要一層層爬樓、電器設備全部停擺、無法做飯只有去飯館、洗澡上廁所更是大問題……城市化越發達,現代化程度越高,人類對其的依賴程度就越高,而在缺失它們的時候,承受力也越來越低。

  這種依賴,最終都落在政府身上。作為這些基本生活資源和公共服務的主要提供者,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程度決定著受益人群的多寡,而經營和管理能力則決定服務質量。為最大多數的市民提供安全穩定的基本生活資源,是政府的基本職能,更是職責所在。

  因為水電氣關乎千家萬戶的生存狀況,公眾對其的依賴越來越強,政府的壓力相應也越來越大。如果政府不能有效應對這種壓力,公眾的依賴就會受到傷害,從而產生對政府的不信任感。

  最終的目標應該是將公眾的依賴變為對政府的信賴。哈爾濱市的停水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由於初期向社會發布了錯誤的信息,引發了全城的恐慌,甚至還出現了地震的謠言。在面對城市主水源被污染這個如此重大的事件時,絕不是哪一個政府或部門就能夠獨力承擔的,它需要全市公眾的理解支持與分擔。

  事實證明,哈爾濱市政府公布了實情後,市民表現出了極大的支持,積極行動起來解決問題。因此,對政府的信賴,一方面應建立在透明公開的信息溝通渠道之上,另一方面,則是要通過切實有效的管理手段來體現。市民可以容忍一時的生活不便,但對基本生活資源的這種依賴,只有建立在對政府充分信賴的基礎上纔能得以保全。

  昨日,一位哈爾濱的市民在網上如此留言:『我們能夠和我們的城市承擔一切,一起渡過各種難關,但我們需要知情權。繼續關注事態的發展,我和我的城市一起度過停水的日子!』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