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5日電遼沈晚報今天報道:有報道說,昨天10時30分,居住在松花江邊1000米內的居民接到當地派出所小范圍通知,要求向市內轉移。而據記者了解並沒有此事,有關方面也否定了撤離的說法。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沿江的居民仍然生活有序,他們也儲備了大量的生活用水,四方臺附近江邊有一間養鴨人住的小屋子,門上貼著有關部門不准到江中取水和到江邊活動的通告。老漢說,沒有人接到有關部門要他們疏散的通知,只是被告知不要在江邊活動,以防止吸入可能揮發至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昨天下午,哈市一位官員證實,市監測站11時用傅立葉紅外氣體分析儀,對四方臺水源地、九站公園、防洪紀念塔三處空氣質量進行了監測,沒有發現異常情況。沿江居民不需要撤離,政府從來沒有要求當地居民離開。
記者直擊哈市市民節水絕招坐便器套個塑料袋
在哈市香坊區一居民楊女士家中的衛生間裡,記者看到坐便器上套個黑色的塑料袋。楊女士告訴記者,這一停水,上廁所成了讓很多居民頭疼的大難題,但是她想出了一個高招,那就是在家裡的坐便器上套上黑色的塑料袋,家裡人上完廁所之後,就直接將塑料袋扔掉,這樣,她們家中就可以最大程度地節約用水了,再也不用怕費水而不敢在家中上廁所了。
記者在道裡區友誼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看到,一個年輕女孩買了整整20包濕巾,她說,有了這些東西,洗手時就不再用水了,用這個既衛生又節水。
盤子套上保鮮膜
家住哈市道裡區的薛女士告訴記者,盤子在裝菜時油比較多,洗盤子要用大量的水,於是想出了把盤子套上保鮮膜的節水方法。
她告訴記者,一卷保鮮膜十幾元錢,可以鋪四十個盤子,既節約了水,還很方便衛生。
飯店坐滿食客
預期長達四天的停水期,使得市民對水開始吝惜起來,為了節省生活用水,很多家庭選擇了去飯店就餐。記者在晚上乘車轉了一圈,市內很多裝潢好一點的飯店都坐滿了食客。馬先生是帶著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一起來雙順居吃飯的,他說還約了弟弟一家,『在家做飯還要洗菜淘米做飯洗碗的,水現在這麼金貴,不如大家一起出來吃,順便聚聚。』飯店的經理介紹說,這兩天晚上的客流量比以前要多,而且很多都是一家子來吃飯。他說飯店自己有個儲水罐,儲備了十噸水左右,應該能挺過這幾天。
但是街邊的一些小店,生意就不太好了,一個老板說大概是因為市民覺得他們的店不衛生的緣故,但是他說店裡也儲存了很多的水,洗菜做飯不成問題,而且他們在飯菜的碗碟上都罩了塑料袋,碗都不用洗了。
南下火車只剩站票
因為停水,學校放假,而許多單位也都休息了,所以很多市民選擇了全家出游或是探親訪友。火車站前維持秩序的警察說這兩天出行的人特別多,規模能趕上黃金周期間了。在售票處,所有南下的火車都只剩下了站票。
火車站對面的長途汽車站也是人山人海的。買票的人每個窗口都能排著百十人,昨天去長春、沈陽的車票在下午3點就全部售光了,而次日的頭幾班車的車票也告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