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新民晚報:上海建工基礎公司啃上了『硬骨頭』
2005-11-27 08:19:40 來源:  作者: 呂劍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6日電新民晚報今天報道,上海建工基礎公司為哈爾濱市民供水在啃『硬骨頭』:

  又一個寒冷的冬夜過去了,哈爾濱迎來了停水後的第四個清晨。『該來水了吧?』哈爾濱市民紛紛詢問著。哈爾濱市長石忠信在此前接受采訪時曾說,停水4天後恢復城市供水,是政府對百姓的承諾。按照這樣的說法,今天將是供水的開始。

  污染帶終將過去,痛定思痛,許多哈爾濱市民都會問:『除了松花江水,我們還有沒有其他選擇?』答案是肯定的。

  這一次停水的陣痛讓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距離哈爾濱市南部180公裡的磨盤山水庫,那裡正在興建供水工程,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年初哈爾濱市民就將告別飲用了近百年的松花江水了。

  上海企業勇挑重擔

  然而這一供水工程,在敷設管道穿越?牛河底部時卻發生了困難,原先的施工單位在敷設了僅幾米後便再也無法向前頂進。這一段供水管道如果不能盡快完工,將直接影響哈爾濱市民的飲水。危急時刻,上海建工基礎公司接下了這一任務。昨天,記者探訪了該工程工地並專訪了工程項目經理馮劍源。

  施工現場熱火朝天

  從哈爾濱出發,大約一個多小時便到達了施工現場所在地——五常縣九三屯。工地相當好找,因為方圓一公裡內只有那裡有亮光。順著亮光走去,看到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工地上人來人往,身穿橙紅色服裝的工作人員在管道井和動力間之間來回走動。而這時的時間是晚上8時。

  工程難度前所未有

  從工程量上來看,穿越?牛河的管道總長不過255米,和整個176. 22公裡的供水管道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馮劍源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工程的難度比原先想象的還要巨大。

  ?牛河河床底部主要是混合著石塊的粗砂,這一構造給管道的頂進造成了很大的麻煩:粗砂的阻力巨大,影響了頂進方向的准確性,不時出現的石塊也阻擋著頂進的順利進行。更糟糕的是,這樣的土石結構極容易滲水又很不穩定,在頂進過程中時常出現『泥沙俱下』的情景。

  東北寒冷的天氣對施工的設備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用完以後必須要把水排空,不然第二天凍成冰,沒有二三個小時啟動不了。』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幾乎每個機器前面都擺著一個火爐,『這是我們自己制作的,天太冷了,機器也怕被凍壞。』

  雖有壓力竭盡全力

  哈爾濱停水以後,馮劍源和他的同事們明顯感到壓力大了很多。『哈爾濱供排水集團的領導已經來看過好幾次了。雖然他們沒有明說,我們也清楚,他們想要工程早日完工。』馮劍源表示,將會竭盡全力,讓哈爾濱市民早一些喝上乾淨的水。

責任編輯:薛臘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