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8日電 恢復供水後,水的質量成為市民的焦點,現在來的水能喝嗎?它的生產工藝能保證安全嗎?聽聽專家的說法。
據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水質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張曉建介紹說,哈爾濱市整體對策是活性碳,各個廠還略有差異,哈爾濱制水四廠是粉末活性碳,活性碳是投加在朱順屯的取水口處,這樣的話加進了粉狀活性碳,它對硝基苯這些污染物進行吸附在這個五點三公裡的管道,就把這些污染物都吸附在這些粉狀活性碳當中,進了水廠之後再經過混凝沈淀的分離過程,把這些碳跟顆粒當中原來的泥一起沈到水底就可以了。
江水抽上來以後,在水廠要經過投藥混合、反應、沈淀、過濾、消毒等多個環節,而這其中主要的環節就是過濾。入水首先經過沈沙池沈淀,然後進入混凝地並添加絮凝劑,使水中漂浮物等雜質凝結沈淀?進入砂濾池,在以往的進化處理中采用雙層濾料過濾,上層是濾料無煙煤,下層是濾料是石英砂,過濾後再經過濾體消毒存入清水池進入管網向居民供給。現在,新的淨化程序在添加絮凝劑的同時一定加入粉末狀的活性炭進行預處理,經過一次沈淀後進入砂濾池,並除去上層無煙煤換上顆粒狀的活性碳,這樣對水質進行雙重的碳吸附處理,更有力的保證水質的安全。
其實,除了硝基苯,平時水中也含有污染物,都是采用活性碳吸附方法加以去除的,這項技術是目前國際通用,而且得到承認的,去除水中有機物污染物非常有效的實用技術之一。
張曉建說:今早8點我們就得到了衛生監測部門的監測報告:經檢測,所檢測所檢項目均符合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准。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