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鋪築『黃金通道』 饒河口岸經濟增長大提速
2005-11-29 15:02:2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9日電 題:鋪築『黃金通道』饒河口岸經濟增長大提速

  2005年,饒河將以『口岸經濟高速增長』被記入歷史。而這一年,也將是饒河發展口岸城市的關鍵轉折期。

  11月18日16時10分,一聲長笛,一艘滿載貨物的船只離開饒河口岸的碼頭,駛向了俄羅斯,它是2005年饒河口岸最後一次船運過貨。至此刻起,口岸的明水過貨期已結束,進入了冬季閉關。而正在此時,饒河海關辦公室的一臺電腦前,數雙眼睛緊盯著電腦屏上顯示的統計數字:截至11月18日,2005年饒河口岸實現過貨9.1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42%,過客5.9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60%,進出口貿易額實現3.4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83%,貿易額在省內口岸排名由去年的第9位躍昇為第5位。這些數字令顯示屏前的張張面孔顯得異常興奮。

  當這些標志著口岸經濟迅猛增長的數字喜傳之時,不單單是海關工作人員興奮,饒河人都甜甜地笑了。這些數字讓他們更加堅定了『打口岸牌,走邊貿路』的發展戰略。一個個增長數字是怎樣的工作積累而成的呢?只有饒河人心裡最清楚,那就是重視機遇,把握機遇,真抓實乾,奮發作為。

  黑龍江省實施對俄經貿科技戰略昇級給了口岸城市發展的無限空間。饒河縣根據饒河口岸的實際,制定了《饒河口岸對俄經貿科技戰略昇級實施方案》,出臺了《饒河對外開放獎勵辦法》,並確定了43個重點推進項目。為了讓饒河口岸在發展這個舞臺上成為亮點,饒河對自身口岸進行了三個方位的『包裝』。一是加大了口岸基礎設施和聯檢部門人員隊伍的建設,優化了口岸通關環境。二是用優惠的政策和優質的服務建設軟環境,用真情吸引邊貿客商。三是加強對俄聯絡溝通,創雙方最佳合作。也正是這精心疊加起來的『包裝』,使饒河口岸面貌煥然一新。

  從口岸碼頭的建設到聯檢大廳的改造,2005年的建設給口岸基礎環境帶來巨大的變化。白色路面有了,大型庫房有了,綠化帶有了,輪渡也增加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口岸在一番建設下,一躍成為與國際接軌的標准化口岸。在縣有關部門的協調努力下,口岸聯檢部門的管理編制又得到了增加。人員的加強,設施、設備的完善,使口岸的通關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酒醇香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來勾兌。致力於軟環境建設,也是釀成饒河口岸經濟發展這杯美酒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是降低口岸規費,對輪渡運行成本進行了詳細測算,降低輪渡收費,做到成本運行。檢驗檢疫局對客運包裹收費10元,小件物品免收,這樣的優惠自然贏得了客商。收費標准降低了,服務卻更加熱情周到了。為了強化服務意識,口岸聯檢部門均制定並實施了有關『強服務樹形象』的規定,並對客商實行一個窗口收費、一站式服務。口岸還開闢了綠色通道,對蔬菜等急、鮮、活產品的過貨,簡化過關手續。特別是在夏運高峰期間,聯檢部門實行了特勤工作制度,船檢人員在每班前便上船檢貨,做到開關就發船。為了不積壓貨物,聯檢人員節假日照常上班,取消午間休息,並且實施了每天閉關延後一小時的措施。

  服務靠的是意識,靠的是精神。饒河口岸的特事特辦給俄羅斯一位孕婦留下了最深的感受。這位異國孕婦在饒河游玩期間,宮外孕癥突發,在本人堅持要回國治療下,海關減免了所有通關手續,給予了特許通行,使她得以及時回國治療。康復後的她,滿懷感激之情地向饒河海關寄發了一封俄文感謝信。

  通關是雙方的,加強對俄聯絡,促進雙方合作,饒河縣委、縣政府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比金市是與饒河隔江相望的俄羅斯一個口岸城市,為了加強與比金市的溝通,及時解決雙邊經貿合作方面存在的問題,今年,中俄饒河——比金混合工作委員會召開兩次專題會議,就雙邊貿易合作、烏蘇裡江大橋建設、四季通關等23項議題進行了會談和磋商,並達成了多項協議。饒河縣還組織了農業、礦業考察團就中俄雙方合作進行實地考察和商洽,先後引進了木材進口、俄格裡克公司在饒興建肉制品加工等項目。正是雙方這樣長期溝通與良好合作,有力地促進了兩個口岸的共同發展。

  由此看來,口岸經濟增長的數字來之並非偶然,它是饒河上下致力於發展口岸大通道所結出的碩果。輪渡的汽笛聲雖然已經遠去,但饒河人仍然為烏蘇裡江大橋建設、啟用汽墊船保證四季通關而謀劃和奔走。明天會更美好,饒河口岸的發展前景會更美好,對此,饒河人深信不疑。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