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循環經濟雛形初具 哈爾濱市35家企業清潔生產增效8500萬
2005-12-01 10:13:3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薛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2月1日電 記者從哈爾濱市環保局了解到,經過幾年的探索和試點,目前該市循環經濟初具雛形,在清潔生產、生態工業、農業循環經濟等方面均打下了一定基礎。

  目前,中國石化哈爾濱分公司、哈藥集團制藥總廠、東北輕合金、哈爾濱啤酒有限公司等35家大中型企業開展了規范化清潔生產審核工作。通過審核,企業都不同程度地實現了清潔生產目標。中國石化哈爾濱分公司審核後建設了4個回收氣櫃,對裂解石油尾氣進行了回收,年增收2000萬元。哈爾濱啤酒有限公司通過審核,哈啤噸啤酒耗水由原來的10噸降到6.95噸,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目前,通過清潔生產審核的35家企業,節水2000萬噸,增加經濟效益8500萬元。

  尋求企業間的關聯度,進行產業鏈接就是循環經濟資源化原則的體現。通過實踐,該市在將上游企業的『廢料』成為下游企業的原材料,做到物盡其用,盡可能減少廢物排放,甚至『零排放』,建立企業間廢棄資源梯次利用生態鏈,促進廢物資源合理利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電廠———水泥廠,電廠———建材廠,啤酒廠———飼料廠等企業內、企業間通過副產品、能源和廢棄物的相互交換和利用,初步形成了工業循環鏈條。

  幾年來,哈爾濱水泥廠在水泥制備、生料制備系統中共雙摻乾灰近130萬噸,2004年又在新建的6號窯系統開展了用濕粉煤灰替代粘土的試點工作,年摻濕灰量達12萬噸,節約粘土資源10萬噸,同比降低生產成本30餘萬元。工廠通過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共減免稅達3000多萬元,獲得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雙贏。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變傳統資源消耗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2003年,該市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培育了南崗區紅旗滿族鄉、東金集團等20個種植業與養殖業兩位一體或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三位一體的循環經濟示范點。該市組織專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編制了《南崗區紅旗滿族鄉循環經濟示范園區規劃》,並通過專家論證。園區內以玉豐、海順、聯眾、振環等公司為龍頭,公司加農戶的循環經濟模式形成。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