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日電 11月30日,北風颼颼,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省、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還是冒著嚴寒出發了———為對污水團給松花江水生態環境和漁業造成的影響作出科學准確的評估鑒定,他們必須按時到江中取樣,這是他們近期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
這一天,采集的樣品包括水樣、野生魚和浮游生物,執行取樣的是哈爾濱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漁業環境監測站站長王春明和該站高級工程師於科。
從省水產局出發,沿公路大橋驅車去江北,過江橋不久就下了公路。車行駛在坑坑窪窪的土路上,沿途不時看到由於今冬禁漁,帶著行囊舉家撤離的漁民。差不多半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取樣地點———二水源上口丁字壩附近。冷風中,只見不寬的江面並沒有完全封凍,只在江邊結下20多米寬的冰層,江中心還有明水緩慢流過。冰層並不厚,人踩上去砰砰作響。王春明叫來了協助取樣的當地漁民焦清民,他手提冰鑿,熟練而有力地擊打江面。不多時,便刨開一個直徑約半米的冰窟窿,江水漫了出來,隱約可見下面的漁網;焦師傅又在漁網的另一端刨了一個冰窟窿,把一根細繩系在網上,然後返回第一個冰窟窿起網。隨著暗綠的漁網漸漸出水,大家都屏住呼吸、瞪大了雙眼。『來了!』焦師傅的話音未落,一條小鯉魚映入大家眼簾,也宣告此次采樣成功。『又一條!』『這條大!』『哎呀!上來個大鯰魚!』不一會兒,30米長的漁網全被拉出水面,取樣桶裡的魚也增加到10多條,鯉魚、鯽魚、鯰魚,大的兩斤多,小的三四兩,還有一條魚體僵硬的死魚。
『真可惜!』兩手已凍得通紅發硬的焦師傅邊收拾漁網邊嘆了一口氣。據他介紹,他所在的丁字壩村有幾十戶人家,都以打魚為生,夏天劃船撒網,冬季破冰打魚,這上下兩三公裡江面養活著全村人。『平平常常的一網能打五六斤魚,多的時候一網就能上來十多斤。』焦師傅說:『今冬不行了,松花江全面禁漁,有多少都不讓打了;大家的船早都收起來了,前些日子下的冬網也不能起了。我有三張網,都是在水污染來之前下去的,現在都成了幫助取樣的工具。』隨後,王春明和於科又取了水樣和浮游植物樣品。裝好樣品,我們又一路趕往農業部黑龍江流域漁業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在路上,王春明站長告訴記者,22日省裡召開緊急會議後,他們按照統一部署從23日就開始了取樣工作,至今已取江水、水生生物、底泥樣品30多個。
重點:魚、底泥、浮游生物、水
看到哈爾濱市漁業環境監測站王春明站長等人來送樣品,黑龍江流域漁業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戰培榮帶領工作人員投入工作。只見工作人員熟練地給每條活魚取血,做好標記;接下來,分部位采魚體樣本。戰培榮說,接下來還要進行勻漿、萃取、濃縮等多個步驟,檢測結果一般要幾天以後纔能出來。
作為國家指定的松花江污染事故漁業資源環境監測的核心和技術管理者,位於松花江邊的農業部黑龍江流域漁業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這幾天也驟然熱鬧起來。送樣品的、來采訪的、諮詢情況的絡繹不絕。戰培榮說:『中心的20多名工作人員,有負責水樣的,有負責水生生物即魚蝦及浮游植物的,有負責底泥的;不但要親自檢測,還要負責取樣和接收樣品。幾乎每天都加班。』
到目前為止,送到監測中心的各類樣品已有40多批次。據介紹,由於我國沒有硝基苯在魚體內的殘留檢測標准,所以當前的監測工作既沒標准可循,又沒經驗可依,難度較大。戰培榮說,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直接決定水生生物的生命安全和水產品的質量安全。而魚是水生態環境的指示生物,所以對魚的監測數據可充分證明水生態環境的狀況。他們目前的工作重點是圍繞水產品安全進行監測;樣品主要包括魚、底泥、浮游生物、水,具體方法是設代表性斷面采樣,進行質量監測和生理生化檢驗。從目前監測看,在對前兩天采集的一個魚樣本的血液檢測中,發現血細胞與血清的分離不是很好,懷疑有溶血現象,但是不是因硝基苯污染引起,還有待進一步檢驗印證。
目標:全省7個點長期監測水產品安全
80公裡長高濃度苯類有機物污染帶的松花江水進入我省境內後,11月23日,國家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指定我省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進行本省境內漁業水域污染的調查處理工作。
據省水產局副局長陳志超介紹,從11月23日到28日,取樣基本是5 7天一次。11月28日開始,我省進行松花江漁業全面調查,取樣監測頻率加密,每天都要取水樣。這次松花江污染不僅影響到漁民的直接利益,還會影響到水產品食用安全,還將影響到松花江流域的漁業生態環境。
為保護國際瀕危物種鱘鰉魚,局長李海親赴鱘鰉魚重點產區撫遠縣組織落實監測工作,副局長劉振家組織漁業處人員負責沿江兩岸養殖漁業的調查工作,副局長於澤江帶領漁政處人員負責松花江水體污染的全程監測工作。
據介紹,此次調查內容豐富,要求很高。一是在松花江水體監測上,在重點監測水質的同時,增加對底泥、水生生物(魚蝦、底棲生物和浮游生物)的檢測。檢測時間上一方面要做好在污染團到達前、污染團到達時和污染團通過後的對比檢測;另一方面,在污染團完全消失後還要定期、定點采樣分析,為江魚的安全可食確定時限。二是采樣方法和測定方法要依照相關標准規定操作,保證數據的統一性和可比性。同時要求各監測單位,要千方百計收集污染生物,通過人工養殖培育,觀察其變化情況,以努力提高對松花江水域生態變化預測和評估的科學性和准確性。此次調查共選定7個長期監測點,分別設在松花江哈爾濱江段、佳木斯市江段、同江上游(松花江進入黑龍江前)和撫遠(與黑龍江匯合後)的四個重點江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