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2萬元一年的幼兒園『教有所值』嗎?
2005-12-04 07:46:3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戴剛 張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4日電 入園時一次交齊一年14000-16000元的入園費(含三餐兩點);另交服裝費195元、車費70-80元/月;學習音樂、舞蹈、美術等特長,每月還要多交50-500元不等的費用……這是哈爾濱市一些雙語幼兒園開出的價碼。哈爾濱市『雙語幼兒園』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雙語幼兒園』有沒有標准,需不需要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批?令人咋舌的費用背後真的有趨之若鶩的家長們期望的高質教育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走訪調查。

  萬元幼兒園貴在豪華

  記者走訪了道裡區的歐洲新城創新雙語幼兒園、金色童年幼兒園、創新小神笛幼兒園、綠色錦江社區裡的吉的堡幼稚園、道外區中財雅典城內的蘭谷迪方幼兒園、南崗區平公街的斑比寶寶幼兒園等6家雙語幼兒園。讓記者大吃一驚的是要想讓寶寶進這些幼兒園,必須一年付少則八九千,多則一萬六七的高昂費用,還不算活動費、冬夏兩套服裝費、車費、特色班學費等費用。如果所有費用算下來,上個幼兒園每年得花上一到兩萬元。

  記者以家長看園的名義進入這些高費幼兒園一探究竟,發現幼兒園的共同點是:第一,豪華。這些幼兒園從教室到廁所,從樓梯到大廳,從活動室到大型體能玩具,足以讓家長們認為高檔豪華;第二,雙語、外教。『美國式的雙語教學』、『24小時數碼外教貼身教學』、『每天外教授課』等教學,讓望子成龍成鳳的家長甘願一擲萬金;第三,特色教學。『蒙特梭利教學法』、『臺灣著名教育專家學者直接教授』、『德國進口奧爾夫音樂教具』、『人手一機的電腦教室』、『八大多元智能』、『關鍵期教育』等新名詞、新概念的特色教學,吸引著那些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第四,網上監控。『全程網上視頻監控』,讓家長隨時看到孩子在幼兒園的活動情況;第五,強大的廣告宣傳。『挖掘幼兒特有潛質』、『品牌專業幼兒教育機構』、『玩在美國的幼兒園』、『寶寶畢業時識字量可以達到2000字左右、能掌握基本的英語日常對話和約400個英文單詞』等口號,以及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更讓家長堅定送寶寶的決心。因為在大部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傾向中,貴就代表好。

  家長望子成龍成全高價幼兒園

  高價幼兒園真的是物有所值嗎?在調查中記者發現,雙語幼兒園和以往的普通幼兒園並沒有太大區別。這些『雙語』幼兒園並沒有專門為英語教學增加什麼設施,只是配備了一個或兩個專門的英語老師。也許是看透了家長們希望孩子『贏在起點』的迫切心情,最近兩三年來,不論是新建幼兒園還是原有的幼兒園,紛紛打出『雙語』招牌。甚至一些老師竟簡單地認為,只要在課堂上說了英語就算是雙語教學了。在所謂的雙語教學中,老師用英語表達的只是單個單詞,或是一些諸如『我們翻到第幾頁』之類的常用表達方式。至於外教授課也不過是個『攬客』的幌子,全園十至二十幾個班只有一名外教,每個班輪流上,而小班的外教課程只限在15-20分鍾。在吉的堡、創新、蘭谷迪方等雙語幼兒園,記者詢問工作人員是否是宣傳單上的外教授課,得到的回答都是:『不是,我們園定期換外教』。據了解,哈爾濱市大多數開設英語的幼兒園聘請的外教都不是固定的,經常換人。

  吉的堡幼兒園的宣傳單上稱『數碼外教為孩子提供一個24小時的全天候快樂學習英語的環境,成為你貼身的外籍教師。』但有哪個孩子可以24個小時坐在電腦前安靜地與數碼外籍教師交流?斑比寶寶幼兒園打出的『臺灣著名教育專家學者直接教授』,實際上所謂的臺灣著名教育專家每月只親臨幼兒園三天。而多數私立高費幼兒園打出的『網絡監控』,也是由幼兒園自主控制,如果幼兒園不開電腦,家長根本無法在網上看到孩子的活動。而繪畫、音樂、美工等特色教學需分別另交學費。在采訪中,幾個幼兒園的工作人員都有意無意地強調這樣一點:3-12歲是語言能力開發黃金期,幼兒園時期不學英語,無疑是極大的浪費。然而,教育界人士的觀點卻是:特長教育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幼兒階段重在全面發展,對幼兒興趣的培養不能過早定向、盲目跟風,過多地偏重一個項目必然影響其他潛能的發現和發展。即使培養專長,對3至4歲的幼兒也不能要求太高。特色幼兒園『玩』的是『理念』

  一家收費較高的民辦幼兒園園長對記者說,『民辦幼兒園完全市場化運作,收費較高是因為我們打造的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特色教學。幼兒園投入了較高的成本,孩子們接受了較好的教育,家長們覺得值得,所以心甘情願選擇付出比公立幼兒園高的費用。』

  這位園長說,民辦幼兒園的經費全靠自籌,他們面臨很大的生存壓力,要吸引更多的家長將孩子送過來,勢必就要在教學質量、條件和環境上具備特色和優勢,而這些都是與大量的資金投入分不開的。拿個簡單的例子來講,一般的公辦幼兒園每個班是40至50個孩子,有的甚至更多,每個班配備2個教育老師、1個保育老師。而他們這裡為了保證質量,每個班將孩子控制在30個以下,配備2個教育老師、2個保育老師,並且對於老師的學歷要求也較高,光這一項的投資就要高出公辦幼兒園很多。另外,他們在教學的要求上也有不同,他們的教學理念是,要教會孩子怎樣思考、學習和生活,能具體教會孩子什麼技能倒是其次的,重要的是讓孩子在幼兒園開開心心度過每一天。由於每個老師負責的人數相對較少,因此花在每個孩子身上的精力和時間就會多些,能夠根據每個孩子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和方式。也正是這樣一種教學理念,使得孩子每天都願意到幼兒園來。同時,他們幼兒園還在網上建立了自己專門的網站,讓家長能詳細了解幼兒園的近期活動,也能隨時與老師保持聯系。『雙語』沒經審批,外教都是『黑戶』

  記者走訪多家雙語幼兒園,竟發現他們對『雙語』需要審批並不十分清楚,並且也拿不出審批的相關證明。對此,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的韓老師表示,哈市市區內有幼兒園800餘家,經過審批的雙語幼兒園僅有兩家,其餘都是沒有通過教育局審批的,掛雙語的牌子是不符合規定的。現在國家還沒有明文對雙語幼兒園的辦園條件進行規定。教育部門並不提倡『雙語』這個說法,准確地說應稱其為『幼兒園外語教學活動』。現在很多幼兒園自稱雙語幼兒園,只是一種宣傳手段,並未取得正式的辦學資格。使用的教材和英語教師的資格都不規范。哈爾濱市正在起草有關幼兒園英語規范教學的標准,將對哈爾濱市幼兒園的外語教學活動進行規范。而對於雙語幼兒園聘請的『外教』,韓老師說:『到目前為止,教委沒有審批過一名幼兒園的外教。』

  由於幼兒園不屬於義務教育范圍,所以私立幼兒園的收費基本由自己根據市場情況制定。有些幼兒園從普通改為雙語,收取的費用就成倍增長。家長們在高價『雙語』面前應保持清醒,認真了解是否真的教有所值。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