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靳國君:打擊虛假醫療廣告 需要強烈責任意識
2005-12-08 05:23:5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姝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8日電 黑龍江晨報7日報道的《六位專家挺身打假》見報後,許多讀者認為,虛假醫療廣告坑害廣大患者利益,應對這一頑疾下猛藥、求根治。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靳國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黑龍江省對醫療廣告的管理已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但要從根本上遏制虛假醫療廣告泛濫成風,還需要監督管理部門加強責任意識。

  看到晨報有關黑龍江省六位專家挺身而出戳穿虛假醫藥廣告的報道後,靳國君被醫學專家維護科學真理、捍衛群眾利益、揭露假醫假藥真相的勇氣所震撼,同時十分欽佩他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他說,這些在專業領域卓有成就的專家能夠站出來,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患者的正當權益、維護醫療市場的正常秩序、打擊行業中謀財害命的不法之徒和少數掛著金字招牌的醫療機構,表面上看,他們的行為是個人行為,實際上是代表廣大患者和人民群眾利益的集體行為。專家們的做法為構建和諧社會盡了一份職業以外的赤誠之力,如果有更多的有識之士投身到揭露虛假醫療廣告的工作中來,並把它落到實處,就會凝聚成一個強大的社會力量,有利於淨化醫療廣告市場,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靳國君介紹,前幾年,五花八門的虛假醫療廣告就開始活躍起來,因輕信其吹噓的療效而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的例子屢見不鮮。為遏制這些虛假醫療廣告侵害群眾利益,1999年,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參與起草的《黑龍江省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條例》,2000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部地方性法規首先明確了醫療廣告的監督管理機關,即『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的監督管理機關,取締、處罰虛假醫療廣告是他們依法行政的重要任務之一。』此外,還清晰地闡述了違反規定所產生的法律責任,即『對未經審查批准機關審查批准和廣告監督管理機關登記發布的醫療廣告和虛假醫療廣告,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責令停止發布』。『對以新聞報道形式或者變相新聞報道形式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的,由廣告監督機關責令廣告發布者停止發布,沒收非法所得。另外,對廣告發布者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還要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或拒不執行處罰決定的,暫停其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使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靳國君說,該條例的實施為有效打擊虛假醫療廣告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依據。

  靳國君說,目前,醫療廣告中最常見的就是治療腫瘤、性病、性功能障礙、牛皮癬、糖尿病的醫療機構和藥品,除此之外,『增高藥』、『聰明藥』、『不疼藥』等藥品廣告也充斥在各色媒體中。這些肆意誇大療效的醫療廣告圖文並茂、長篇累牘,有的甚至還做起了『連續報道』,它們變換著各種花樣侵害群眾的利益。而實際上,這些五花八門的醫療廣告大多數都不符合法律規定。

  按規定,正當的醫療廣告內容只允許注明醫療機構名稱、診療地點、從業醫師姓名、技術職稱、服務簡稱、診療時間、科目方法、通信方式和醫療廣告證明文號,以及有效期與截止日期,這些內容加起來不過百字。法律還規定,醫療廣告中不得含有介紹藥品、醫療器械及其性能的內容。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及非醫療用品對疾病的所謂治療作用也禁止在廣告中宣傳。

  對照法律明文規定的『合法醫療廣告』內容,呈現在公眾面前的醫療廣告有多少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豐富的廣告語中究竟包含著多少法律所規定的內容?其答案不言自明。

  如何識別虛假醫療廣告,靳國君總結出一套『定律』:虛假醫療廣告有治愈內容的,必有假;有『患者』現身說法的,必有騙;有醫生出場說明的,必有蒙;有獲獎內容的,必有吹;有義診內容的,必有詐。靳國君嚴厲地指出,發布這些虛假醫療廣告的醫療機構不論打出什麼樣的金字招牌,做出什麼美好的承諾,都是在行騙,人們說他們是謀財害命。這些醫療機構的頭頭、少數醫生和全體『假冒』,群眾說他們不是『白衣天使』,而是『白衣魔鬼』,這雖然是過激之詞,不該推而廣之,但是它觸及到了問題的實質,這些醫療機構應引以為戒。早改早主動,晚改就被動,不改就要有大震動。

  既然合法的醫療廣告已有明確的法律界定,那麼堂而皇之出現在公眾面前的虛假廣告是從何而來的呢?這些虛假內容究竟又是從哪個環節產生的呢?靳國君表示,從了解的情況分析,醫療廣告的審批程序沒有問題,這些虛假成分主要產生在審批後。

  靳國君介紹說,根據法律規定,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是醫療廣告的審查批准機關;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是藥品、醫療器械廣告的審查批准機關。這兩個部門對醫療廣告的審批是嚴格依據法律的、是嚴肅認真的,不存在濫批和放寬審批的問題。侵害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虛假醫療廣告大多數是來自審批後。一些廣告不法經營者擅自篡改審批內容、私自擴充審批內容、添加法律所不允許的內容,更為嚴重者是將未經審批的醫療廣告公布於眾。而某些媒體的廣告經營部門由於責任心不強、把關不嚴,拿來照登,給這些違法的虛假醫療廣告提供了滋生和泛濫的溫床。

  靳國君告訴記者,他曾聽一些新聞媒體同志說,虛假醫療廣告之所以能夠出現在媒體上,更主要的原因是個別人受到了經濟利益的驅動。

  靳國君說,我們不能否認,近些年,隨著虛假醫療廣告愈演愈烈,縣級以上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監督管理機關取締了一些虛假醫療廣告,一些非法廣告的經營者、發布者也受到了處罰,監管部門的工作有成效。但是,根據我省六位醫學專家揭露的問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反映,醫療廣告監督管理部門應該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與之相關的工作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處罰力度也應加大。這些擔負著維護人民群眾利益重要職責的監管人員應恪盡職守,防止以罰代管,將危害百姓生命健康的不法之徒繩之以法。

  靳國君說,坑人、害人的虛假醫療廣告讓人痛恨,然而一些隱藏在廣告後的潛在危機比這些虛假廣告的危害更為嚴重。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商行政人員曾說,盡管打擊虛假廣告是他們的職責,但是由於錯綜復雜的關系,他們也有些力不從心。靳國君聽罷,心裡有一種沈甸甸的感覺。其實,這流露出無奈情緒的話語折射出了一個行風問題,反映出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警覺。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