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9日電 據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歲暮年終,一重集團公司傳來特大喜訊:截至11月30日,一重集團公司今年商品產值突破30億元大關,實現31.08億元人民幣,提前一個月完成全年計劃,比去年增長50%,並且產品產量達到近10萬噸,創造了企業投產50多年來的最高紀錄。
一重驚人的發展速度與近年來公司不斷研發新產品、加強技術改造、全力提高產品質量、實施分配制度改革和一系列人纔優待政策分不開,這一系列改革讓企業從此走出低谷,踏上了發展的快速列車。有數字顯示:『十五』期間,一重從2002年產值上昇到10億元後,每年平均以35%的速度遞增,今年增速高達50%。
近年來,一重集團公司緊緊把握國家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國家產業相關政策調整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機遇,以裝備民族工業為己任,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積極調整發展戰略,實現了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十五』期間,一重投資10多億元改造加氫、軋輥、熱加工等六大項目,主打產品加氫產品迅速擴容,現已領跑全國,20年總計生產136臺。同時,經過努力,投入10億元的振興老工業基地第一批重大技改項目落戶一重。公司先後完善加工能力、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了大連加氫公司重型加工基地,他們生產的發電機轉子、水輪機大軸、超臨界汽輪機缸體等電站鑄鍛件產品發展到國內領先水平,而且佔據了國內半壁江山。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一重還積極支援『十五』和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僅為寶鋼就提供了1800冷軋機組、5米寬厚板軋機、2300板坯連鑄機等多套大型冶金成套設備。
技改工作有聲有色,科研開發碩果累累。幾年來,一重充分利用外部市場資源,相繼將設計研究院、市場營銷部遷到了大連,組建大連分公司,並在鞍山、天津、上海建立了協作部,同時在天津組建了國家研發中心,初步實現了跨地域發展,使企業成為中國綜合能力最強的機械制造企業之一。截至目前,一重集團公司已先後開發240多項新產品,填補國內技術空白300多項,完成機器產品產量百萬噸,部分產品已銷往國際市場。同時公司全面加強了與德國、日本、英國、俄羅斯等外國公司的合作,並為巴基斯坦、蘇丹等提供核電容器、連鑄等產品,有一大批高精產品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中穩穩站住了腳跟。11月28日,5臺鋼水包合澆、液重達716噸的國內最大軋機機架在一重集團公司誕生,這成為一重實現30億元產值的獻禮工程。
今年以來,一重把研發新產品、加強技術改造作為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點,並把商品產值目標鎖定在了30億。為實現這一目標,他們采取了多輪驅動的方式和超常規措施調整產品結構,不斷研發新產品,加強技術改造。在先後投資近10億元進行技術改造的同時,公司又重點對冶金行業冷熱加工連軋技術進行科研開發,並獨立研制了一系列質量信得過,並具有高科技含量、具有高附加值、具有國際競爭力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成套裝備。科技進步、技術領先、實力超群、產品精良,一重這些優勢不僅結束了國外技術壟斷的歷史,而且還為公司贏得了廣闊的市場、贏得了廣大的用戶,特別是國內鋼鐵大中型企業紛至沓來,主動與一重簽約。僅今年,公司就為齊魯、燕山、大慶等地生產了17臺加氫反應器,為天鋼生產2臺3.5米中板軋機,為邯鋼生產3.5米中板軋機,為鞍鋼生產1500毫米和2130毫米冷軋機等共計10條軋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覆蓋了整個生產線。其生產的專項產品、民用核電設備、煤液化容器、冶金軋制成套設備等產品均獲得大額訂單,其中,冶金軋制成套設備實現產值15億元,公司獨立研制的冷、熱連軋機被邯鋼、鞍鋼等企業訂購。今年,一重還加大了軋輥生產線技術改造力度,瞄准市場需求積極開發新產品,擴大生產規模,形成了一整套更為先進的生產大型鍛鋼支橕輥的技術體系。年初至今,一重先後與寶鋼、武鋼、鞍鋼及臺灣中鋼集團等客戶簽訂了600多支軋輥訂單,制造合同遠遠領先國內其它制造廠家。加氫反應器是一重今年實現30億元商品產值目標的支柱產品之一。今年,一重在完成價值6億元的『加氫』訂單的同時,又一次捧回10臺『加氫』制造合同。為了打贏重點產品攻堅戰,公司黨委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全公司深入開展了『奉獻在一重』主題實踐活動。公司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們吃苦流汗、忘我拼搏,24小時歇人不歇機,節假日不休息。
企業跨越式發展使職工面貌煥然一新,分配制度、一系列人纔優待政策的改革和實施,讓更多的工程技術人員和一線技術工人更安心在一重工作,他們爭相埋頭苦乾,為企業發展做貢獻。據介紹,一重集團公司今年有望實現全年產值33億元,2006年計劃完成產品產量14萬噸,商品產值也將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