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黑龍江省長寫真:如何使全省擺脫困境是最大壓力
2005-12-09 22:47:31 來源:  作者:傅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9日電 身為黑龍江省長,張左己的名字並不為人熟知,但哈爾濱停水事件,他的『第一口水我先喝』,及此後的七臺河礦難,重重壓力,讓他成為全國的焦點人物。日前,《南方人物周刊》特約記者采寫了題為《黑龍江省長寫真:如何使全省擺脫困境是最大壓力以》人物報道,全文如下:

  『請大家相信,政府一定會對百姓負責的。4天之後,第一口水我先喝。』11月23日,張左己公開表示。

  11月27日下午6點,他走進哈爾濱市道裡區新陽路289號的市民龐玉成家,老人將剛燒開的水杯遞給張左己,他先呷了一口開水,然後一飲而盡。

  『看到省長喝了第一口水,我們的心確實踏實了。』哈爾濱市總工會的一位女乾部說。

  『我是省長,也是黑龍江的百姓,是哈爾濱的市民,在突發事件面前,領導更要臨危在前,居安在後。作為省長,我更要帶好這個頭。』張左己說。

  27日18點剛喝完第一口水,21點40分,黑龍江龍煤集團七臺河分公司東風煤礦發生爆炸事故,220人被困井下。張左己又緊急趕往礦難一線。

  11月底的黑龍江,已是冰天雪地。

  出身貧寒的大學生

  1945年元月,張左己出生在黑龍江巴彥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17歲,張從巴彥縣中學考取黑龍江大學俄語系,從1962年到1968年,張左己在黑龍江大學度過6年。適逢文革開始,本來1966年就該畢業的他,又在學校滯留了兩年。

  『話不太多,性格比較內向,學習非常刻苦。』年屆70多歲的閻家業老師回憶說。

  如今已退休在家的閻家業,是張左己大學時代的平行班的老師,要不是從大學一年級一直帶到四年級,他幾乎對張左己沒有很深的印象。

  『沒有當班乾部,不是很活躍,他是個農村孩子,家庭比較貧寒,口纔一般。』閻家業說。在閻的印象中,大學時代的張左己是個很普通的學生,在學校並不活躍,非常老實、本分。據閻家業回憶,張左己本名叫張忠孝,左己是工作以後纔更改的。

  『改名左己,應該是注意自身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意思。』閻家業說。

  23歲那年,大學畢業的張左己被分配到國營123廠子弟中學當俄語老師。國營123廠屬於三線軍工企業,地理位置偏僻,現在位於齊齊哈爾市的碾子山地區,條件很艱苦。和張左己一起分配到國營123廠子弟中學的,是他現在的妻子,當時他們是大學同班同學。

  兩人在碾子山度過了9年的艱苦時光。踏實肯乾、務實嚴謹的張左己,也一步步從中學教師轉至工廠宣傳部乾事、廠黨校副校長。

  1977年,張左己全家來到北京。張左己在第五機械工業部政治部做了三年乾事。其間,他還到中央黨校理論宣傳乾部班深造。1982年,張左己任兵器工業部機關黨委宣傳處副處長、機關黨委副書記。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1986年11月,中央直屬機關進行機構改革,撤消機械部和兵器部,成立國家機械委員會。時年42歲的張左己轉昇至勞動人事部勞動力管理局副局長。後來,張擔任勞動力管理和就業司司長,官至司局級乾部。

  1991年,中組部從國家部委選拔一批中青年乾部到基層鍛煉,張左己被安排到西安市掛職任副市長。

  『他很成熟、乾練,為人也很謙虛。』西安市人大副主任張凡如此評價。

  當時張凡是西安市主管工業的副市長,張左己分管勞動部門,他們是同僚,平時開會經常碰面。在張凡印象中,張左己工作踏實,對於勞動方面的業務很精通。

  1993年,張結束西安兩年的掛職副市長,再次昇遷,被任命為勞動部副部長。

  1998年,在新一輪大規模機構改革中,中央撤消勞動部,新組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張左己被任命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黨組書記。

  張左己的擔子並不輕松。與勞動部不同的是,新部門的難點在於社會保障,中國正處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期,國企職工下崗、機關乾部分流、離退休職工的養老金發放等,都是張左己急需解決的難題。

  就在他即將離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任時,一件惡性事件直接考驗了張左己面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

  2003年3月12日,一個東北男子闖入英國路透社駐北京分社,聲稱要向記者狀告黑龍江省伊春市精神病醫院和法院。該事件發生後,立即引起了中外媒體的高度關注。

  當天下午,張左己正在參加『兩會』,在人民大會堂的新聞發布會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有境外記者將此事件與中國的社會保障問題聯系在一起,向他發難。張左己當著數百名中外記者的面,從容回答,闡述中國政府對待國企職工的社會保障政策,有效化解了危機。

  黑龍江省長

  2003年春,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提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大戰略。黑龍江是國企重鎮,出生於黑土地的張左己,有著9年國有企業的基層工作經歷,10年領導兵器軍工企業的管理經驗,嫻熟於轉型期的社會保障工作,這使得他成為該省省長的合適人選。

  2003年3月,張左己被中央任命為黑龍江省委副書記,2003年4月正式當選黑龍江省省長。在當選後,他動情地向全省人民表示:他是農民的兒子,他要為這片黑土地盡職盡責。

  但擺在張左己面前的,卻是這樣一組數據:

  作為國有企業比重最大的省份,黑龍江全省5926戶國有企業,虧損面達44.9%,資不抵債面36.7%。國有企業不良資產欠虧掛賬856億元,而國有淨資產卻僅為421億元。

  20多年來,東北三省工業總產值在全國所佔份額一路下跌,由原來的16.5%下降到9.3%,降幅超過40%;黑龍江省從工業總量第7位下降到第14位,人均收入曾一度跌到全國倒數第二,僅次於西藏。

  張左己剛上任不久,就回到母校黑龍江大學,除了看望老師外,他在自己曾經的宿捨前,駐足良久。

  如何使黑龍江盡快擺脫現有的困境,完成中央賦予的新使命,這是出任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的張左己,面臨的最大壓力。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