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建設管網使之成為新備用水源 哈爾濱開發西泉眼水源
2005-12-10 07:03:1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薛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0日電 記者在昨天哈爾濱市政府召開的處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後續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哈爾濱市將把國家開發銀行為該市提供的6.4億元政策性應急貸款用在最急需、最緊要的三個方面:淨水工藝改造項目,增加污染物二次處理裝置;磨盤山供水工程,加快工程建設速度,早日為市區供水;西泉眼水庫入區管網建設,使西泉眼水庫成為新的備用水源,同時把城市『三溝』改造、實施內河及周邊環境治理結合起來,改善城區生態環境。

  據了解,哈爾濱建市百年來,生產、生活用水主要來自松花江,但所供水量已滿足不了城市用水需求。目前城市供水是個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資源型缺水。市區水資源總量不足,人均有水量僅為91立方米,約佔全國人均水平的1/20,加之松花江連年乾旱,可采水量逐年降低。二是水質型缺水。根據哈爾濱環境報告書,哈爾濱市朱順屯水源地有機物污染比較嚴重,尤其是吉林的化工廠也在不斷威脅著城市用水安全。三是工程性缺水。哈爾濱是個單一水源型城市,市區內水廠大部分取松花江水,取水能力低,城市供水水源的安全保證率低。同時,作為一個擁有近4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無論從經濟發展還是戰略角度,建立備用水源地是十分重要的。

  西泉眼水庫是哈爾濱市『八五』期間重點項目,1992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1996年12月蓄水試運行,2001年11月被確定為城市供水後備水源。但水庫建成後,專家認為磨盤山的水量和水源質均好於西泉眼,更符合城市供水標准,因此西泉眼水庫作為後備水源一事暫時擱置。目前西泉眼水庫主要承擔著三個功能:作為發電用水,向周邊村屯供電;作為下游村民的農業生產用水;庫容內部搞養殖業。

  據悉,今年磨盤山水庫已經下閘蓄水,明年一期工程將向市區供水,日供水量45萬立方米,但這仍滿足不了城市長遠發展的需要。因此,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決定要充分利用好國家開發銀行為該市提供的政策性應急貸款,集中解決西泉眼水庫問題,讓西泉眼成為該市新的備用水源。

  據業內人士介紹,啟動西泉眼水庫需鋪設輸水管線89公裡,建一座加壓泵站,總投資大約12億元。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