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5日電 教師,陽光下最神聖的職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杜莉把人生的起跑線定位在三尺講臺,她以優良的師德、無私的奉獻,辛勤地耕耘在教育這片沃土上,用實際行動編織燦爛的人生,用愛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陽。
無私奉獻無怨無悔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杜莉常說:『我是一位特殊的母親,因為我是56個孩子的媽媽。』她把教育學生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把自己真摯的愛全部奉獻給了學生。
1999年9月,學校缺少班主任,校長找到杜莉談話。當時,杜莉的兒子剛出生4個月,孩子小又沒人照顧,可她想都沒想,二話沒說,接過了班主任工作。為了學生,她常常忘記給孩子送奶,孩子經常餓得直哭。為提高後進生的成績,每逢周末她就把學生帶到家裡補課。一次,由於過於投入,居然沒有發現臥室裡睡覺的孩子已經醒了,等她聽到哭聲趕過去時,孩子已經掉到了地上,摔得哇哇大哭。
2001年冬天,杜莉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路上,不小心滑倒,孩子嚇得大哭起來,她的左腳也腫得像個饅頭,走路一瘸一拐。領導和同事都勸她回家休息,可為了不影響學生的成績,她說:『沒事,我能堅持!』於是,寒冷的冬天裡,她只能穿著拖鞋,由愛人攙扶著上班,她也因此留下了病根,只要站得時間長了,腳就疼痛難忍。但杜莉並沒有後悔,當看到學生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她欣慰地笑了。
以愛育人桃李情深
從教12年,杜莉深知鮮花需要陽光和雨露,學生需要溫暖和關懷,教師只有把情與愛播撒在學生的心田上,纔能開啟他們的心扉。
在課堂上,杜莉用一次表揚、一個關注的目光、一個信任的點頭,讓學生感受老師的關愛。課堂上,學生都積極踴躍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課下,學生都把她當作好朋友,圍著和她談心,或是提問題、做游戲;吃飯時,孩子們都願意和杜老師坐在一塊兒。
12年來,杜莉經常幫助貧困學生墊付學雜費用,給家庭困難的學生買課外書和學習資料,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把自己的午飯送給了學生或為他們買來了午飯,幫年齡小的學生穿衣服、剪指甲、系鞋帶,雖然勞累,雖然辛苦,但她的心中卻備感幸福,因為她擁有世界上最珍貴的財富——孩子們最純真的感情。
2004年2月,杜莉的愛人因公出差半年,這對於雙方父母家都在外地的她來說,無疑是一個考驗。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讓她患上了膽囊炎,經常疼得大汗淋漓。但為了不耽誤給學生上課,她沒有休息一天。
有一件事更讓她一生難忘,更加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一次,她的嗓子發炎,說不出話來。班裡的4個孩子竟然在午休時自發湊錢,買了水杯、綠豆和冰糖,跑到附近一名同學家為她熬了綠豆冰糖水。當孩子們氣喘吁吁地跑進教室,遞上那杯綠豆水的時候,她感動得哭了。
刻苦鑽研勇於創新
為適應新時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她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和業務水平,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努力用發展的意識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她自費專修了大學本科課程,中午,別的教師休息,她捧著書學習;下班後,別人逛街,她卻還在燈下埋頭苦讀。對她來說,教學工作不能捨棄,學習機會不能放棄,能捨能放的只能是與家人歡聚的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努力,她順利取得了本科畢業證書。她撰寫的《用愛心為後進生揚起自信的風帆》《巧用學具,寓教於樂》論文獲國家級一等獎,多篇論文獲省、市、區級獎勵。
在教學中,她虛心學習和借鑒別人的經驗,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刻苦鑽研,大膽探索,認真備課,一絲不苟地上好每一節課。梅花香自苦寒來。她設計的教案《古詩入境》獲省級活動課一等獎,她執教的《假一賠百,童叟無欺》在全市校本課競賽中榮獲一等獎。2005年,在教育部『小學生語文能力評價與實驗』中,她執教的《淺水窪中小魚》的研討課,獲得了好評。
丹心育桃李,溢香遍天下。杜莉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愛、用心血和汗水訴說著無怨無悔的選擇。幾年來,她先後榮獲市優秀班主任標兵、市級骨乾教師、市活動課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