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王建民暴死事件:七問同仁醫院
2005-12-21 06:09:0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1日電 今日出版的黑龍江晨報發表評論《七問同仁醫院》。就農民工王建民暴死在同仁醫院,盡管死因尚未司法鑒定,但就其求醫遭遇而言,可以斷定,不是醫療手段的無奈,而是醫療機構道德和價值觀偏異所致。

  這一生命悲劇發生在本以仁愛當先、救死扶傷為己任的同仁醫院,足以讓公眾心靈震撼,而同仁醫院領導們不是深刻檢討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准則,卻百般推諉責任,欺騙視聽。良知和公理要求我們必須對同仁醫院的所作所為提出質問!

  一問:同仁醫院是否心虛?新聞媒體將此事曝光後,同仁醫院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將如何『積極救治』王建民的措施和做法一一表白。對此我們要問,如果真的像其所述,為何要全部換掉目擊全過程的醫院保潔員?為什麼要召集急診部門負責人開會,統一口徑?這不是心虛有愧,又是什麼?

  二問:同仁醫院的醫護人員,你們的仁愛、人性、良知哪裡去了?王建民口吐鮮血、疼痛難忍,同仁醫院卻冷酷無情,拒而不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都貴發與王建民萍水相逢,但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仗義執言;那個號販子與王建民素不相識,但也熱心相幫,積極救助;還有那位醫院的內部工作人員與王建民毫無瓜葛,但卻申明大義,冒著丟掉工作的危險,向記者和律師說出了當晚的真相。沒錯,與受過高等教育的醫護人員相比,這些人可能讀書甚少,他們甚至地位卑微,但顯現在他們身上的人性善良卻把同仁醫院的醫護人員比得那麼卑劣渺小,冷血殘忍。

  三問:同仁醫院的醫護人員你們醫德何在?醫者,救死扶傷應為天職,這是為醫之德,為醫之本。但同仁醫院醫生的所作所為,實在令人發指。『救死扶傷,精益求精,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每位醫生都應熟知的執業誓言,但同仁醫院的醫生不但背棄了這莊嚴神聖的承諾,而且忘記了自身的立命之本。這樣的醫生又要他何用?同仁醫院的『一視同仁』變成了『惟錢是舉』,一個鮮活的生命在此絕望離去,這樣的『院德』更該捫心自問!

  四問:同仁醫院在同行業中樹立了怎樣的醫風和怎樣的形象?同仁醫院為這種不正的醫風做了一個最好的注解,這不能不說是整個醫療行業的悲哀。據筆者了解,就連哈爾濱的一個二流醫院,為付不起醫藥費群眾墊付的錢都要比同仁醫院多得多。同仁醫院該不該為敗壞了醫療界的形象和醫風而慚愧?

  五問:同仁醫院應該肩負的社會責任哪兒去了?社會責任是我們社會主義制度下每一個機關、企事業單位,甚至每一位公民都應該對社會承擔的一份義務。比如純粹市場化運作的企業,無論其產權結構如何,在贏得利潤的同時,也決不能忘記為社會獻一份愛心,不能忘記慈善事業。那麼作為並非單純市場化運作的事業單位的同仁醫院,為什麼做善事就這麼難?反倒赤裸裸地蛻變為『賺錢機器』。退一步說,同仁醫院的發展壯大,無一時無一處不是依靠社會的大力支持。以國家的稅收為例,企業納稅正是一種回報社會的表現,而同仁醫院是享受免稅待遇的。現在是需要同仁醫院以保證公民起碼的生命健康安全來回報社會的時候,它的社會責任感哪裡去了?

  六問:同仁醫院是否違法?翻開由國務院頒布、2002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上明文規定,由於醫務人員借故推諉拒收危重病人而導致延誤、喪失有效搶救時機並造成不良後果的,將被視為醫療事故中的『不作為』。換句話說,醫院見死不救是違法的!那麼,同仁醫院在前後兩次處置王建民的求診過程中,正是因為當班醫務人員的冷漠無情與敷衍塞責,最終導致王建民不救而亡。這是否已經涉嫌違法?

  七問:是否現有的醫療體制捆住了同仁醫院的手腳,使它見死不能救,對沒錢治病的患者無能為力?有人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作為一個獨立運營的經濟人出於利益考慮不願進行救治,是為規避市場風險,應當給予理解。那麼請問,像同仁醫院這樣的國有三級甲等大型綜合醫院,每年享受的國家免稅政策與財政撥款又有多少,難道真的是入不敷出?從歷史上看,建國幾十年來,國家財政對同仁醫院給予了大量的投入,沒有這些投入,同仁醫院哪裡會有今天?再從現實來看,以同仁醫院每年百萬人次的接診量來看,僅免稅一項國家給予它的支持就在上億元左右。國家如此大的投入不就是要求同仁醫院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嗎?如果同仁醫院把這樣的扶植僅是當作在醫療市場謀取利潤的資本,這讓國人如何心安?

  王建民之死,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當天使變成魔鬼時,比魔鬼更可怕。因為善良的人們對惡魔早已存有戒心,而對於天使般的魔鬼卻情願以極大的信任,心存感激地把一切,甚至生命托付,這就是悲劇。而恰恰是金錢可以把天使變成魔鬼。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