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12月22日電 家裡建個沼氣池,冬季取暖不用煤。據哈爾濱日報報道,該市一農民發明適於東北地區寒冷天氣取暖用沼氣池,並申請了國家專利。市農村能源辦根據該農民的設計,在雙城市建起了實驗用取暖沼氣池,如效果好將在全市農村推廣。
據了解,哈爾濱市香坊區城高子鎮農民陳長海對新能源沼氣非常感興趣,他發現目前哈爾濱市可以用沼氣做飯和照明,但不能用沼氣取暖,而哈爾濱市冬季較長,煤價又連年上漲,如果用沼氣取暖,可為農民節省一筆開支。他經過兩年的研究,今年在自家院裡建起一個90立方米大、適於東北地區寒冷天氣取暖用的沼氣池,並申請了國家專利。同時,他與市農村能源辦聯系,希望這項發明在哈爾濱市農村廣為應用。市農村能源辦請專家對其進行了改進,近日,在雙城市一農戶家建起了80立方米的沼氣池,進行沼氣取暖實驗。
據市農村能源辦負責人介紹,目前,哈爾濱市已在近8000個農戶家中建起了用於做飯和照明的8立方米的小型沼氣池。取暖用沼氣池與其不同之處在於其容積較大,直徑和深度都比做飯用沼氣池大得多,以容納更多的豬、牛糞便,產生更多的沼氣。並在沼氣池池底和池壁上裝有地熱管,以對其加溫,提高發酵水平,產生更多的氣體。該沼氣池與農民家中的燃氣鍋爐和暖氣片相連,池中產生的沼氣沿管道進入燃氣鍋爐產生熱能,供室內取暖。同時通過燃氣鍋爐加熱,又可令沼氣池中的地熱管昇溫。
據預計,80立方米的沼氣池一次投料所產生的氣體,可供100平方米的農村住宅一個冬季的取暖。如在農村推廣,不但一個冬季可為農民節省煤錢1500元,四季還均可用沼氣做飯、照明。剩餘的沼渣、沼液還是最好的有機肥,可以代替化肥、農藥和飼料,用於生產綠色果蔬和畜牧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