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28日電 哈爾濱市供熱將變『暗補』為『明補』,供熱費用將在明年理入工資,供熱徹底告別福利。現在,供熱補貼方式等供熱改革方案已完備,只等熱價調整完後開始進行。
據哈爾濱市供熱辦有關人士介紹,哈爾濱市是國家供熱改革試點城市,供熱改革研究從2000年就開始,有關供熱行業的進出機制、貨幣化改革方案等都已基本成熟。明年,全市供熱將由『暗補』變『明補』,供熱將徹底告別福利,供熱費將全部理入工資。現在,有關理入工資裡的供熱費用的多少,取決於將舉行的熱價調整聽證會後的供熱價格。據了解,供熱改革的難點是困難救助。哈爾濱市供熱救助9種人每年僅2萬多人,補助熱費2000萬元,只佔供熱人群的1.25%。而實際上,哈爾濱市每年需救助的困難供熱戶佔到15%左右,因為每年熱費收繳率僅達到85%。一旦供熱貨幣化改革之後,供熱企業和用戶之間將變成合同契約關系,這些人將面臨交不起供熱費的困境。
據了解,哈爾濱市供熱辦委托城市調查隊了解企業熱費理人工資的問題。因為除機關事業單位外,企業如何理入工資有很多困難。
近幾年,集中供熱的熱費收繳難度越來越大,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現在,不少國有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甚至進入破產程序,難為職工支付采暖費,所以造成熱費大量拖欠。由於欠費嚴重,供熱企業資金嚴重短缺,供熱難以正常進行,無力進行設施的維修、改造,造成供熱設備老化、管網超期服役等問題,供熱質量越來越不穩定,嚴重影響了北方城鎮居民冬季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2003年7月,建設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城鎮供熱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停止福利供熱,實行用熱商品化、貨幣化』。
供熱『暗補』變『明補』是把以前由單位替職工交納的采暖費用,列入職工工資,個人直接向供熱企業繳納。這有利於解決企業單位拖欠職工熱費,保護職工正當權益;有利於明確交費主體和責任,用熱像使用水、電、燃氣一樣實現供需直接見面,促進供熱服務質量的提高;有利於解決供熱企業熱費欠收問題,提高企業搞好供熱積極性。從長遠看,能夠理順供熱市場的各主體間的關系,促進供熱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