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模糊合同讓保姆難討工錢
2005-12-29 09:15:5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冬梅 鄒慧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2月29日電 近日,記者從哈市各級法院了解到,一直處於弱勢地位的保姆不再息事寧人,為了討要工錢,紛紛將僱主告上法庭。據家政服務的業內人士介紹,保姆被無端克扣工錢屢見不鮮,有20%的保姆曾有過類似遭遇。經過深入采訪,記者了解到,此類糾紛大部分起因都是合同服務范圍不明晰、僱主資料不翔實、服務標准無界定……這些合同中存在的模糊點都為保姆日後討要工錢埋下隱患。

  『照顧』一詞起爭執

  趙先生的母親今年80歲,自己一個人居住,他擔心母親沒人照顧,於是在中介公司找到了保姆曉嵐,雙方合同約定,保姆在老人家居住,照顧老人,料理日常家務,月收入600元。

  3個月過去了,保姆和老人相處得一直很融洽。然而,一次意外,打破了寧靜。不久前,曉嵐正在衛生間洗衣服,突然聽到臥室有聲響,進屋一看,嚇壞了曉嵐。原來老人被東西絆倒,重重地摔倒。

  趙先生聞訊趕來,質問曉嵐為何沒有照顧好母親,不但決定不支付曉嵐當月工資,還要求曉嵐進行賠償。曉嵐也一肚子委屈,她認為,自己當時是在為老人洗衣服,也是在為老人服務,自己畢竟沒有分身術,況且老人有自理能力。為此,雙方爭執不下,並打算到法院解決。

  律師指出,由於當時合同約定的是照顧老人,而『照顧』一詞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其界定很不清楚,服務范圍也不明確。例如,對於有自理能力的老人,保姆應該如何照顧;對於半自理能力的老人應該如何照顧;對於無自理能力的老人,保姆又該如何服務。諸如此類問題,都應該在合同中進行詳細規定,或者在補充條款裡進行說明,以避免日後發生糾紛。

  僱主、受益人互踢『皮球』

  眼看一個月的合同就要到期了,保姆孟大姐滿心歡喜地等待僱主給工錢。然而,僱主卻推三阻四,最後孟大姐竟被當成『皮球』踢來踢去。

  當初,是王女士與孟大姐簽訂用工合同,服務對象是其婆婆。孟大姐履行了服務的義務後,王女士的婆婆卻不肯支付工錢,讓孟大姐找媳婦要。按照老人的吩咐,孟大姐撥打了王女士留在合同上的電話號碼,竟然是空號。接下來,孟大姐又按照王女士身份證的地址前去尋找,仍然未果。無奈之下,孟大姐又找到王女士的婆婆,詢問王女士的詳細地址或者電話號碼。然而,卻被拒絕。無奈之下,孟大姐決定將王女士的婆婆告上法庭,要求支付工錢。

  律師稱,從法律上講,王女士的婆婆作為受益人,應承擔連帶責任,支付工錢。但是如果當時在簽訂合同時,孟大姐如果能核實好僱主的身份,簽訂一份『明晰』的合同,就能減少這些不必要的麻煩。律師指出,目前多數居民的身份證都是很久以前簽發的,因此身份證標明的地址通常和實際地址不符。律師建議,保姆在簽訂合同的同時,應該由中介公司或者是保姆個人詳細核實僱主的身份,除了身份證之外,還應該核實現住址、工作單位,以及電話等詳細信息。

  『十大罪狀』工錢扣光

  蘭蘭做保姆3年多了,她說:『被克扣工錢是常事,如果差得少我都不會計較,反正胳膊擰不過大腿。但是,最近的一次,實在是太氣人了。』

  蘭蘭告訴記者:『我為用戶服務了一個月,他們全家人平時什麼也不說,等到該發工錢時,竟然拿出了一個小本子,按照他們認為的服務標准,記錄了我服務中的「10大罪狀」,例如,×月×日,有幾個碗沒刷乾淨;×月×日,沒有擦地板……經過他們全家人一算,我幾乎不用開工資了。』而僱主對此另執一詞:『當時合同約定了,她需要做一般家務,但是她恰恰連這種最簡單的家務都沒做好,難道我還不能扣她錢嗎?』為此,雙方僵持不下。

  律師指出,服務標准的不細化,往往是保姆在索要工資時最大的障礙。由於這種標准模糊,僱主通常按照自己認為的服務標准來要求保姆。因此,律師建議,為了減少此類糾紛,可以將家務內容細化,比如一般家務都包括什麼內容,保姆的服務應該達到什麼底線要求。最後,律師提醒,一份健全的合同,不但可以讓保姆有理有據地討要工錢,還可以保障僱傭雙方的權益,所以中介機構以及僱傭雙方一定不要怕麻煩,合同越細化,糾紛就會越少。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