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9日電 寶清縣委、縣政府多措並舉,不斷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和培訓輸出質量,使該縣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實現了安置基地化、輸出規模化、服務網絡化、培訓多元化的工作格局。截至11月末,全縣共轉移農村勞動力60214人,實現勞務收入2.15億元。
強化領導建立長效運行機制
為保證勞務輸出產業發展壯大,寶清縣專門成立了農村勞動力轉移領導小組和陽光工程領導小組,並設立了辦公室,配置專職人員管理全縣勞動力轉移監督指導工作,各鄉鎮還設立勞動力轉移指導站,村設聯絡員,做到層層有組織、事事有人抓,形成上下貫通、責任明確的領導體系。同時,縣委、縣政府把此項工作的實績作為衡量考核縣相關部門、鄉鎮領導的主要標准之一,實施了一把手工程和一票否決制,調動了全縣上下抓勞動力轉移的積極性。
強化培訓提高農民就業本領
今年以來,寶清縣通過實施引導性培訓與職業技能培訓,實現了勞動力輸出由數量型向質量和技能型轉變的巨大飛躍。針對一些農民法律意識淡薄、求職能力差的實際,寶清縣將職業道德、現代禮儀常識、擇業觀念、求職、簽訂勞動合同及維權等實用知識融於教學中,通過『縣培訓師資、鄉培訓骨乾、村培訓農民、到基層開展培訓』的辦法,在全縣145個村巡回授課,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截至目前,全縣共舉辦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班386期,受訓人數達44331人,收到良好的實際效果。
強化宣傳營造外出務工氛圍
2005年春節前夕,他們利用務工人員回鄉探親之際,邀請有關務工人員召開了外出人員返鄉探親座談會,讓他們現身說法,並通過電視廣泛宣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他們還利用電視、廣播等宣傳媒介開展了宣傳周、宣傳月活動,在縣電視臺創辦了農民外出務工專欄,激發了廣大農民向外埠轉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在全縣上下營造了外出務工的良好氛圍。
強化服務構建勞務輸出網絡
引導農村勞動力離土不離鄉,向本地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寶清縣『內轉外移相結合』戰略的第一步。他們充分延長農村產業鏈條,制定優惠政策,加快農村二、三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積極鼓勵農民向二、三產業和小城鎮轉移,通過內部調整安置一批勞動力;為給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寶清縣按照『同等條件、優先錄用』的原則,建立了城鄉平等就業制度,並建立了寶清縣龍頭企業用工協會,采取招工聯席會、座談會、洽談會等形式定期向縣內各用工單位傳遞用工信息,通過他們吸納一批勞動力。
闢建外埠勞務基地是寶清縣提高轉移輸出組織化程度的重要舉措。他們在做好縣內勞務市場開發的同時,積極與南方沿海發達地區搞勞務對接,積極闢建國內、國際勞務基地。截至目前,全縣共開展勞務對接10次,闢建勞務輸出基地10個,勞務輸出服務站20個。通過抓勞務市場開發,寶清縣已構建了南北掛鉤、縱橫交叉的就業網絡,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和異地轉移呈現出雙增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