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大興安嶺地區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2006-01-02 14:57:4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日電 大興安嶺地區在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各級黨組織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確保了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創新學習形式。大興安嶺地區第三批(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地、縣、鄉、村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主題,結合農村實際,因人制宜,靈活多樣,分類施教,采取集中領學、上門送學、電教輔學、典型述學、幫扶引學等『十式學習法』,確保農民黨員參學率達100%。『十式學習法』的開展,紮實推進了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使黨員的黨性觀念、宗旨意識、服務意識和奉獻意識得到了增強,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信進一步提高。

  創新實踐載體。這個地區還著眼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各項具體目標,各級黨組織通過主題實踐活動推動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圍繞生產發展,努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開展了『既然我把黨員當,就領村民奔小康』、『甜蜜事業』的主題實踐活動。圍繞如何讓村民富裕,在黨員中開展了『作為黨員先致富,纔能為群眾鋪好路』主題實踐活動;圍繞鄉風文明、村容整潔和群眾最關心的重點問題的解決,進行了環境治理大會戰,開展了以『改陋習想發展,村容村貌帶頭管』為載體的主題實踐活動;圍繞管理民主,加強以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開展了『五個好』村黨支部和農村『三強式』支部書記創建活動。

  創新工作方法。在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為充分發揮地、縣兩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政策、資金、人纔、技術、信息等方面優勢,開展了縣及縣以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包村的『雙包』工作,助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縣及縣以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建立了一把手負主要責任的『包村』工作小組,配齊配強了工作人員,建立相關工作制度,制定包村工作方案,定期例會研究包村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包村工作組經常深入到包扶村,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掌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進展情況,了解教育活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盡最大努力為農村和農民解決飲水、用電、村級道路、農田水利、環境衛生等方面的問題,把幫扶工作落到實處,各包村單位至少為農民解決一件實際困難。

  送溫暖獻愛心。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廣大黨員積極響應胡錦濤總書記親自倡導在共產黨員中開展為困難群眾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為困難群眾送上一份溫暖,獻上一片愛心,在活動中展現了黨員的良好形象。活動開展以來,廣大黨員克服天寒、地凍、路滑的困難,為困難群眾捐款捐物,為貧困黨員、貧困戶、貧困學生送去溫暖。各級黨組織從解決農村發展問題著眼,幫助農村出思路、上項目,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等活動,促進經濟發展,幫助困難群眾盡快走上致富之路。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