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民間資本重構冰雪價值鏈
2006-01-03 08:41:0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鳴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月3日電 創新集團老總洪偉多年前就有一個構想:讓自己企業主辦的企業家論壇進入冰雪節市場。這個當年看起來不可能實現的構想,近日因被列入冰雪節百項活動而備受矚目。近年來,民間資本的介入使冰雪節形成一種更良性的循環,達到了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效果。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冰雪節慶市場繁榮的一種重要標志。

  爭購入門證

  百項活動三成民資操作

  經過22年的發展,哈爾濱冰雪節已形成自己特有的模式,每年都可吸引國內外二三百萬游客匯聚冰城,國內頂級的經濟界纔俊也會准時踏雪而來。由此,全市旅游業年收入份額的半壁江山被冰雪節佔據。

  提及轉型,市冰雪辦副主任、市旅游局局長杜傳東介紹,誕生於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哈爾濱冰雪節是在政府的一手包辦下長大的。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政府感到完全靠政府出資辦節絕非長久之計,哈爾濱冰雪節必須走出羈絆,利用冰雪資源尋求社會和企業的參與。

  最初的民資介入是從拍賣冰雪節活動冠名權、門票廣告開始的,持續了四五年並沒有太大突破。雖然冰雪大世界在2001年完全由政府交與馬迭爾集團經營,但這也僅僅是一個開端。

  風雲變幻始於本屆冰雪節籌備伊始。國家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36條意見及省、市出臺的相關實施意見,全面放開了民資在一些領域的准入限制,哈爾濱市的民間投資旋即盯上了過去不能或很少涉足的市政、旅游等更寬泛的領域。據市社科院旅游發展研究所所長王晶介紹,在這種寬松的政策下,佔哈爾濱市旅游收入半壁江山的冰雪旅游,當仁不讓地率先吸引了民資『眼球』。而市政府此時又及時地提出了開放辦冰雪節的方針及寬松有度的冰雪節招商計劃等,積極為民資鋪路。這些都激勵著民資加速進入冰雪旅游及冰雪節慶市場,爭購冰雪節『入門證』。

  全面放開冰雪市場並不等於政府就此『大撒把』,在向民資發放冰雪節『入門證』時,政府慎之又慎:考察企業的實力、資質,考驗企業辦節的經驗與水平……經過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精挑細選、嚴格把關,本屆冰雪節100項活動中有31項活動由民間資本參與主辦。重構價值鏈

  民資競秀冰雪市場

  冰雪節組委會辦公室的大門近來被要求參與主辦冰雪節活動的企業和社團擠得關不上,哈爾濱市著名的四大冰雪景區不斷傳來經營權招投標會議召開的消息,一些民營企業主辦的文化活動、體育賽事、論壇層出不窮……

  民資一經參與進來,就呈現出了多樣化、多元化的新態勢:有的開發冰雪旅游資源,有的將冰雪旅游景區投資與房地產開發結合在一起,有的乾脆直接自己辦節。正如市委黨校民營經濟研究專家於志平教授所言,民資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相互依存,解開了原本單一的冰雪市場價值鏈,重構了冰雪市場新的價值鏈。

  細細研究一下本屆冰雪節的百項活動內容,民資參與的踴躍一目了然:搞貿易起家的金河集團與哈報集團等部門聯手,主辦了『冰釣節』和『冰上龍舟節』,還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讓『哈爾濱冰上龍舟節』成為一個永久性節慶活動項目。太陽島資產經營公司1100萬元拿下雪博會經營權,使雪博會發展勢頭直逼冰雪大世界。創新集團的洪偉總經理也終於圓了自己多年的夢想,由創新集團主辦的『冰雪之約』企業家發展論壇邀請了國內20餘位經濟界纔俊及中國成長企業百強中的佼佼者來哈指點江山。除此之外,工大集團、人和集團、龍珠集團、埃德音樂學校等也紛紛將大筆資金注入到冰雪旅游及冰雪節慶市場中來。

  而外來民資最感興趣的,還是旅游景區的開發和超大型冰雪主題公園項目的開發。近日大連聖亞旅游控股股份公司斥資兩億元創建的哈爾濱極地館,緊趕慢趕在冰雪節開幕前開館,就是要在哈爾濱市冰雪節慶市場裡掀起一股極地狂潮,淘到一桶金。

  靈活降風險

  民資不做賠本買賣

  其實,民資的介入,看准的是『冰雪節是個賺錢的市場』。雪博會到今年辦了18屆,吸引民資經營則是第二年。去年引來的投資方是恆若威公司,投入的是650萬元,到底有多少賺頭呢?雪博會組委會一位負責人替恆若威驕傲地說出了『贏利100餘萬元』的內幕。太陽島風景區管理局局長叢科明算了這樣一筆賬:短短兩個月,又有政府無償支持和宣傳,不操心少費力就輕松賺了100萬元,這個數目對任何民營企業來說都是一塊巨大無比的『奶酪』。所以,恆若威公司今年再度到雪博會經營權招標會上競標,雖然競標失敗,讓太陽島資產經營公司奪了頭籌,但恆若威的老總戀戀不捨地扔下一句話:『明年雪博會我還會回來!』

  事實上,民資之所以在冰雪節慶市場裡游刃有餘,除了靈活的機制還有靈活的經營方式。太陽島資產經營公司花1100萬元買斷了雪博會經營權,但轉手就將雪博會商服、廣告、冠名權等一一拍賣給波斯特酒店集團、人和集團等其他企業,還沒等雪博會開幕,太陽島資產經營公司就已經把本錢賺回來了。投資冰雪大世界的馬迭爾集團及投資滑雪產業的龍珠集團等,都采取了這種方式來化解風險。而這種價值鏈的末端企業,雖然沒有頂端賺得多,卻也有令自己滿意的收益。一個今年在冰雪大世界及雪博會裡均承包了蒙古包的個體戶透露,預計冰雪節結束後賺個四五萬元沒問題。

  哈爾濱市冰雪經濟研究專家們樂觀地預言:民資的不斷參與,必將為時間性、地域性很強的哈爾濱冰雪節構起一個新的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