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省教育廳造血式扶貧力量大 鶴崗市南山礦困難戶得實惠
2006-01-06 07:15:0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殷政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6日電 『給錢給物,真不如給我們指出一條脫貧致富路。』鶴崗市南山礦困難戶孫永德緊緊地握著省教育廳『一幫一』扶貧小分隊同志的手,激動地說:『現在,我家的面條加工點月收入達到了1000多元,好日子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去年年初,省教育廳『一幫一』扶貧小分隊了解到孫永德有一手做面條的好手藝,就幫助他購買了面條機,還特意給他送去了有關面條加工工藝的書籍。由於孫永德誠實守信,生產的面條質量好、份量足,如今在鶴崗市南山礦周圍7家面條加工點中,孫永德經營的面條加工點穩穩地站牢了腳跟。

  鶴崗市南山礦是省教育廳『一幫一』扶貧對象,輸血不如造血,幫扶乾部們利用教育資源豐富、市場信息靈活的優勢,隨時收集各種致富信息提供給被幫扶的特困職工,根據他們的自身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生產自救。2005年,省教育廳組織省內大中專學校成立科技扶貧指導小組,幫助南山礦改進了井下瓦斯抽放系統和設備,擴大瓦斯抽放功能,不僅保證了鶴崗市3.6萬戶居民燃氣供給,在很大程度上也減輕了企業負擔和困難戶的困難程度。

  鶴崗市南山礦特困職工周東成患有風濕病,他的妻子由於糖尿病綜合癥雙目失明,他的女兒正在上大學,家庭生活十分貧困。幫扶乾部了解到周東成曾經養過兔子,但由於家裡不具備養兔條件,缺少養兔經驗,他養的兔子的死亡率較高。2005年春天,幫扶乾部給周東成送去了1000元錢,並幫他搭起了兔捨,買了種兔,還送去了有關家兔飼養方面的書籍。現在,周東成的養兔廠已經初具規模。

  據了解,2005年,省教育廳先後確定了91名副處級以上乾部和南山礦32名特困職工結成幫扶對子。通過開展技能培訓、開發第三產業等方式開展造血式扶貧,截至目前,這32名貧困戶脫貧率達到了83%。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