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7日電 作為第22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重要活動之一,由阿城市政府主辦的『千年文脈,根在阿城』金上京歷史博物館主題日活動暨改陳重新開館儀式,在金上京歷史博物館聖鼎廣場隆重舉行。來自國家文物局、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旅游局、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全國知名金史專家、作家等200餘位嘉賓參觀了新館。
據阿城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徐靜介紹,這次整體改陳後的博物館把原本現有的7個展廳重新排列,並全部重新命名設立『序言、女真崛起、金上京的輝煌、金源文化與金源人物、完顏後裔、金上京與金中都、金源絮餘、金源遺風——女真族與滿族、金源寶鑒——金代銅鏡』等9個展廳。
走進新館首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此次改陳借鑒北京首都博物館、遼金城垣博物館、陝西博物院等全國先進展館的展陳經驗,打破了以往博物館內文物的擺放格局,每一件文物都以參觀者的角度擺放布置,展覽廳內以法國貝麗膜裝飾的展館天棚極具視覺張力,令人感覺空間明亮、通透、開闊。走進序言廳,在《大荒歌》聲引路下,《金全盛時期疆域圖》在腳下延展鋪陳,大屏幕上的鏡頭吸引著參觀者的眼球和思緒在歷史與現實之間推拉搖移,牆壁圖案上回環的長白山等高線,讓參觀者不自覺地聯想起歷史的興衰廢替和歲月的輪回,金代歷史文化全景式的展現在面前,引人入勝。第一廳、第二廳……一路走下來,每個展廳之間都上下傳承、關聯緊密又各具特色,總有一股巨大的吸引力在前面,讓人在移步換景間步步深入,流連忘返。
中國著名金史專家、作家何鎮邦表示:『我曾四次來阿城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參觀,這次重新布展後的博物館,變化很大、布展更加科學、主題更突出、也更形象,真正表現出了「女真肇興地、大金第一都」的豪氣。阿城的文物比較豐富,出土量也比較大,而且種類相對較全,這次重新改造後對金代考古學、歷史研究也非常有價值。』
背景資料:
阿城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建成於1997年11月,總佔地面積5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展廳總面積2700平方米,建成至今已有8個年頭,自開館以來,接待國內外觀眾100多萬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由於受當時資金、技術的局限以及多年的超負荷使用,展示陳列的表現手法已經陳舊,展館的消防技防設備已經落後,存在著重大的安全隱患。為了更有力地弘揚金源文化,建設全國最佳優秀旅游名城,2005年8月阿城市籌資700多萬元對博物館內部陳列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