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9日電 這幾年,我國與俄羅斯之間的貿易往來逐步昇溫,2006年又是『中俄友好年』,本屆『冰洽會』的召開,為大量欲對俄投資者搭建了一個『黃金平臺』。記者從『冰洽會』上了解到,我省口岸城市東寧縣和綏芬河市展臺前每天都有近百人前來諮詢對俄投資的有關問題。
6日,記者來到『冰洽會』,一進展廳,便被『中俄邊貿第一市』的巨大紅牌匾吸引了。只見牌匾兩邊連接的東寧縣和綏芬河市展區內聚集了很多人,他們圍在參展人員身邊正在詢問:俄羅斯現在的治安情況如何?邊貿生意好不好做?俄羅斯人都喜歡什麼?他們對中國的什麼產品需求量最大……而兩地的參展人員則在一旁細心地解答。
來自江蘇省太倉信隆車料有限公司的胡嘉麟經理告訴記者,他曾在臺灣的一個從事汽車配件的公司工作,當時對俄羅斯情況了解甚少,對於其外匯儲備能力、付款能力等不是很放心,為了轉移風險,對俄羅斯的生意一直是通過敘利亞商人進行間接聯系的。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該公司對俄貿易隨之中斷。而他現在所在公司的80%產品都用於出口,但一直主要以歐美、日韓市場為主,對俄羅斯市場沒有觸及。今年,該公司准備拓展俄羅斯市場,但是由於江蘇距離俄羅斯較遠,對俄情況較為生疏,公司一直希望通過北方的城市來打通俄市場。這次『哈洽會』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
『俄羅斯人對食品的需求是什麼?中國的食品他們能否接受?』一直想拓展貿易的延壽縣紫蘇產業發展協會趙忠立理事長以前沒有進行過對俄貿易方面的活動,但是在『中俄友好年』這樣的大背景下,感覺把產品打入俄羅斯市場應該會容易很多。綏芬河的參展人員告訴他,俄羅斯飲食風格和中國不同,他們喜歡吃面包和奶酪,但是,這不等於說中國的食品他們就沒有需求,相反,中國的糧食、酒在俄羅斯賣得特別好。由於用紫蘇做的食物有許多藥用價值,能夠抵抗血壓昇高、抗血栓、降血脂,所以他們感覺在俄羅斯應該會有市場。
對俄貿易充滿商機,但是什麼項目纔是『金蛋』,是許多人關注、諮詢的焦點。今年大學畢業的王明早就想自己當老板,家裡也有這個能力,可王明一直不知該乾點什麼。他告訴記者,早就聽說過俄羅斯是個充滿商機的地方,所以借著『冰洽會』他來詢問目前中國什麼東西到俄羅斯最好賣,什麼項目發展前景最好。對於這個大部分諮詢者都會提到的問題,參展人員說,根據他們的調研,感覺在俄羅斯汽車及汽車配件、家用電器、五金建材等行業都非常有發展前景。
對於想在邊貿城市開展對俄貿易的常州唐屋家紡戶外品有限公司的陳經理來說,俄羅斯的社會治安情況如何,在邊貿城市投資建廠,各邊貿口岸都有怎樣的招商優惠政策纔是他們最關注的。如何避免『灰色關稅』成為他們重點考慮的問題。
據東寧縣中俄國際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胡岷主任介紹,以前參加展會,前來諮詢洽談的人都是詢問東寧縣參展產品情況如何,這次大家關心的焦點轉移到如何借助邊貿城市來進軍俄羅斯市場。大家想要了解俄羅斯的現狀和經濟發展前景,小的企業想要在邊貿城市尋找有能力打入俄羅斯市場的代理商,大的企業則直接想要在邊貿城市投資建廠,在『中俄友好年』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們對俄貿易的熱情正迅速昇溫。而作為口岸城市,目前已經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