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2日電(記者 付巍) 今天上午9點,哈市供熱價格調整聽證會召開。本次會議由45名代表組成,其中,市民代表10人,經營者代表5人,企事業單位代表8人,人大政協代表4人,相關部門代表14人,專家學者代表4人,另設市民旁聽代表10人。在聽證會上,代表們就哈市供熱價格調整問題各抒己見。
史德林(宣慶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目前上調供熱費時機尚不成熟
消費者代表史德林在聽證會發言時表示,現在上調取暖費的時間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弱勢群體太多,廣大人民承受不了,水、電、煤氣等多方面的多次漲價。哈市居民的工資待遇與其它省市相比又偏低,多數單位效益不好,不負擔包燒費的報銷,特別是中小企業和集體企業的職工,工資低、沒醫保,又不報銷包燒費,再加上下崗職工的逐漸增多,生活根本沒有保障。如果按平均年5000元的工資收入,平均住房30平方米計算的話,每年要支出:包燒費:934.50元;消費:240:00元;電費:360:00元;煤氣費:360:00元;電視費:192:00元;物業管理費:108:00元。合計:2194:50元。餘下2800元,孩子要上學、老人要贍養、有病要就醫,再加上生活費就寥寥無幾了。如果再上調包燒費及其它水、電、煤氣等的上漲費用,又要增加1000元之多,勢必對大多數弱勢群體造成生活壓力大,無法生存的局面。
史德林認為,首先政府部門要挖潛、對高寒地區給予全面的補助,另外要控制、杜絕『官煤勾結』造成煤價猛漲,要重視80%以上的弱勢群眾的具體因難。關愛人民,在沒有漲工資、或補貼不到位的情況下,不能先上調取暖費。
毓曉百(哈爾濱市靖宇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我認為漲價是合理的
針對熱費調價問題代表毓曉百認為,面對目前的供熱形勢,部分供熱企業確實難以維系,難以支橕。她認為供熱既是要走向市場,同時它也有一定量的政府行為,因為熱是特殊商品,它牽扯到千家萬戶,關系到社會穩定,供熱企業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但總不能長期在虧損中經營,長期降下去,供熱企業會被壓垮。她建議隨著供熱原料,主要原煤價格的上漲和浮動,熱價也應該隨時調整,否則原料漲價因素全部轉嫁給供熱企業,在供熱企業無法承受的情況下,會增加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張鳳岩(哈市156中學校教師):調整熱價應考慮居民的承受條件
哈市156中學校教師張鳳岩在聽證會發言時說,隨著供熱市場成本的增加,供熱價格調整勢在必行,作為市民,我們也同情供熱企業的難處,我們同意熱價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調整,但是哈爾濱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全國來講是偏低的,在調整熱價的同時,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考慮到冰城老百姓的收入能力和承受能力,這畢竟是涉及千家萬戶的事。而且除了政府照顧的人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家庭為了每年的包燒費而節衣縮食。我建議熱費最好不漲,如果上漲,居民價格也不能超過每平方米使用面積33元。
在進行社會調查的過程中,許多市民對熱費上漲都表示很無奈,對低收入家庭來說,尤其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孩子又正在上學的中青年人,平時都省吃儉用,煤塊及時調整火勢,能省則省,所以熱費是省不下來的。希望政府和有關部門在熱費調整的過程中,能充分考慮到熱商品的特殊性,不能把這個讓老百姓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