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十五』財政支農關鍵詞解讀
2006-01-13 10:05:0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雲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3日電 黑龍江省有農民近2000萬,佔全省人口總數的一半以上,解決好農民的生存與發展問題是我省財政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十五』期間,是國家出臺涉農惠農措施最多、范圍最廣一個時期,是我省各級財政部門落實國家政策減輕農民負擔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個時期,也是廣大農民盡情享受改革與發展成果的一個時期。

  一免三補:通過實施農村稅費改革,特別是落實全部免征農業稅政策,全省累計減輕農民負擔127.7億元。通過實施糧食直補政策,兩年來,農民多得實惠37.82億元。省級財政及農發部門累計投入專項資金1.3億元,支持組建了277個農機作業股份合作社,增加了大型農機具的保有量.

  共撥付良種補貼資金近10億元,累計良種推廣面積7000多萬畝,切實提高了主要作物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兩免一補:為了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等化,使農村困難家庭學生能夠上得起學,讀得了書。省級財政撥付資金1.9億元,提前兩年落實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對貧困學生『兩免一補』政策,近200萬農村中小學生享受了全免、部分免除教材費、雜費以及生活補助的待遇。同時,各級財政部門撥付財政資金10.3億元,完成了農村中小學107萬平方米D級危房改造任務。

  三獎一補:為緩解縣鄉財政困難,調動地方政府增收節支的積極性。從2005年開始,落實了國家『三獎一補』政策中的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全省70個縣(市)獲獎勵資金7.95億元。同時,啟動實施了我省的『三獎一補』政策,省級財政拿出1億元資金,加上國家的1.7億元資金共2.7億元,對鄉鎮增加稅收收入獎勵、對縣鄉財力均等化獎勵、對精簡機構人員獎勵、對村級三項經費補助。

  合作醫療:為了幫助解決農村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問題,促進社會公平。在規范五保供養工作並加大五保供養資金投入,切實做到應保盡保的同時,安排財政補助資金4200萬元,在14個縣(市)開展了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近200萬農民享受了『合作醫療』。與此同時,還有14萬名農民納入了最低醫療保障試點。

  增加投入:僅2005年中央和省級涉農資金就達135億元,其中省級預算安排37億元,比上年增加近3億元。無論是資金總量還是預算安排,都是前幾年無法辦到和想到的。同時,在支農措施上也有了新變化。除了支持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科技推廣、農業產業化、林業生態建設以及防災減災等傳統措施外,還主動適應形勢需要,大力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和農村保障體系建設,解決『三農』問題的支持措施是全方位的、多層面的。

  糧食豐產、農民增收:由於政策好,人努力,全省糧食產量連續兩年獲得大豐收;農民人均收入連續兩年實現快速增長,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