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雙鴨山勞動力轉移11萬人 實現勞務收入3億元
2006-01-16 10:42:4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軍 張益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6日電2005年,雙鴨山轉移富餘農村勞動力118811人,實現勞務收入3億元。

  近年來,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農業科技含量的增加,該市農村富餘勞動力問題日益凸顯。為了實現農村穩定、富裕農民,市委、市政府調整思路,通過壯大二、三產業,發展產業化經營,推進小城鎮建設,引導農民外出打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等措施,努力拓寬農村富餘勞動力新就業渠道。

  縣、鄉領導帶頭走出省外搞對接,聯系用工單位。寶清縣先後向山東魏橋紡織有限公司輸出農民工587人。饒河縣嶺南村,組織群眾通過國外親友到韓國打工,年創收入200多萬元,佔全村總收入的59%。

  為了使農民掌握打工本領,該市以非農職業技能為重點,積極推進農民工技能培訓。專門成立了雙鴨山市農村勞動力輸出服務中心,在一些公司、企業建立了包括建築業、飲食服務業、計算機業等五大行業的培訓基地,全市一年共完成培訓76775人。通過培訓,提高了農村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形成了包括保安、飲食服務、木、瓦工、電焊工和紡織工等在內的具有雙鴨山地方特色的勞動力品牌。

  為擴大和提高勞動力轉移的規模、數量,該市通過搞勞務對接、簽訂單等形式,不斷開闢勞務市場。先後組織參加了『龍哥龍妹』哈爾濱勞務對接會、哈爾濱經貿洽淡會,青島勞務對接會,使農民工名聲在外,受到越來越多用工單位的青睞和歡迎。僅青島、北京二次對接會就簽定勞務合同131份,簽約26330人。

  該市先後建立了農村勞動力檔案庫以及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檔案庫、培訓檔案庫,印發了農村勞動力檔案、求職、培訓、返鄉創業登記表和資源狀況統計表,並實行微機化管理。檔案一式三份,一份由農民工隨身攜帶,另兩份在鄉村保管,檔案成為農民工外出務工的介紹信,方便了外出務工農民與用工單位的聯系,為勞動力轉移創造了條件。一年來,全市通過各種關系、各種渠道及能人帶動等途徑,內外結合,向全國各大中城市,乃至國外轉移了大量農村勞動力。其人數、收入分別比上年提高25%和20%。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