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7日電隨著新米上市,全國各地對我省大米的需求量也在增大,全省三分之二的大米遠銷省外,隨之而來的本埠大米價格也有所上漲。據介紹,2005年我省水稻產量與上年持平,但是收購價格創歷史新高,每公斤平均比上年增長16%左右。據統計,2005年我省商品水稻達到82.25億公斤,按此計算,稻農比上年同期增收13億元。
◆市場米價上漲
『大米價格怎麼又漲了?』家住哈爾濱道外區的王茹老人不解地對記者講。她每次買大米總去同一家糧店,1月初,當她再次到該糧店買與上次質量一樣的大米時,價格卻比幾個月前每公斤漲了0.2元。王茹老人不解地說:『這幾年的米價一直在漲,本以為秋收後新米上市,價格會有所回落,沒想到米價卻又漲了。』在記者的調查中,與王茹老人有同感的市民不在少數。
11日,記者在道外區大方裡小區一家糧油店內看到,米價從每公斤2.8元至3.4元不等。該糧油店女老板講,自從秋收新米上市後,大米的價格就漲了起來,按照大米質量,平均每公斤價格上漲了0.2元。她開了近10年的糧油店,今年的大米價格是最高的。
◆水稻收購價創歷史新高
據了解,米價上漲緣於我省水稻收購價格的持續攀昇。在我省盛產大米的五常市,安家鎮興業村上店屯稻農李殿武興奮地對記者講:『我種了20年水稻,今年收購價格最高。2005年,我家5畝水田全部種上了「9812」水稻優良品種,雖然和上年畝產差不多,但2005年比2004年每畝多收入540餘元。』雖然稻谷的收購價創歷史新高,但是李殿武並不急於將稻谷全部出售,還有近千公斤的稻谷囤在家中,等待開春時再出售,他認為那時稻谷價格可能會更高些。
在五常市安家鎮利君制米有限公司,一些已經加工好的大米擺放在院內。公司經理王利君告訴記者,這些米都是運往南方的。由於水稻收購價格昇高,今年不論什麼品種的大米出廠價均比去年同期每公斤漲了0.2元。米價上漲使哈爾濱周邊市場銷量受到影響,但是大米卻深受浙江、廣東、陝西等外省消費者的青睞,自秋收後新大米上市以來,該公司三分之二的大米都銷往了省外。
◆專家不贊成囤積做法
哈爾濱市農業委員會生產處處長王煥庭介紹,哈爾濱在我省屬於水稻高產區。所轄的8區11縣(市)2005年種植水稻550萬畝,平均每畝產量在500公斤左右,與2004年每畝產量基本持平。按照目前情況,2005年哈爾濱水稻價格平均每公斤比上年上漲了20%至40%。哈爾濱水稻每畝收入按1200元計算,每畝純收入600元。過去哈爾濱稻農每畝收入只有300元到400元,2004年雖然有所上昇,但是也只達到了500元左右。
王煥庭對於部分稻農將剩餘的水稻囤積,期待價格更高的做法表示不贊同。他認為,市場總是在千變萬化之中,目前水稻收購價格已經很高,今後市場價格是否上漲很難預計。等春季南方早稻上市後,哈爾濱水稻價格上漲的空間將十分小。
省糧食局農村處副處長王宏軍說,我省2005年水稻收購價是歷史最高的,全省水稻價格每公斤比上年同期上漲了16%。王宏軍表示,幾年前我省外銷大米主要集中銷往黃河以北,近兩年則遍布全國,外銷范圍擴大是水稻價格上漲主要原因。同時,2005年南方一些省份晚稻受災導致減產,使我省大米外銷量增加。
據了解,2005年全省水稻總產量為117.25億公斤,雖然平均畝產量比上年略有下降,但在種植面積比上年有所增加的情況下,與2004年總產量112億公斤基本持平。記者初步估算,全省除去35億公斤水稻留做農民自食外,商品水稻達到82.25億公斤,按水稻價格每公斤比上年同期增長16%計算,我省稻農一共增收13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