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爾濱打擊價格欺詐 創建誠信物價
2006-01-17 16:41: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高增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哈爾濱1月17日電 如今,提起"價格欺詐"人們並不陌生,這是一個被媒體頻繁曝光的現象,也是一件消費者極為反感的事。近年來,哈爾濱市加強了對價格欺詐的打擊力度,紮紮實實地開展價格誠信的建設,引起了社會的反響和關注。

  價格欺詐,也許就在你身邊

  1月17日,為規范市場價格秩序,禁止價格欺詐,哈爾濱市物價局組成29個檢查組,市、區兩級物價部門聯動,對市區內的128個中小零售企業進行了集中檢查,記者隨其中一組采訪。

  在道裡區安國街上的一家超市,檢查人員發現其懸掛的降價標簽上寫著這樣的文字:XX烤雞:原價:18.8/只,現價:15.6元/只;千層肉皮:原價:8.00元/斤,現價:6.8元/斤……

  "這是不允許的。"檢查人員袁晶說,降價要說明降價原因,要說明具體的降價時限,這樣降價宣傳不明確,為價格欺詐滋生土壤。檢查人員找來了經營負責人,向其說明存在的問題,令其改正。

  松花江邊的一家休閑裝專賣店,赫然打出了"全場冬裝毛衫半價"的告示。而檢查人員發現,這裡冬裝不僅有5折,也有6折,甚至9折,並非是宣傳的全場半價。"這對於消費者來說,明顯有誤導的成分,消費者看到五折的吸引來購物,而事實並不是這麼回事。這就是價格欺詐的一種,會誤導消費者與其交易。"哈爾濱市物價局檢查分局王晉祥說。

  哈爾濱市物價局檢查分局局長林淑范說,今天主要檢查了糧、油、肉等食品市場、眼鏡零售企業、大型超市及中小倉買等。從近期檢查看,主要存在虛構原價、虛假打折、模糊標價、隨口要價等問題。某眼鏡店打折銷售眼鏡,標示原價較高,但提供不出商品打折前的原價銷售記錄,虛構原價,涉嫌價格欺詐。個別商場促銷標示不明確,標示"全場一折起"的宣傳口號,但店內存在高於一折的商品,未按促銷標示出售,屬虛假打折。

  據了解,對於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能立即整改的物價部門已責令違價單位立即整改。對不按規定明碼標價或涉嫌價格欺詐的物價部門將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其實許多問題,一些消費者也都經歷過,價格欺詐,也許就在大家身邊。"林淑范說。

  貨真價實,政府市民齊關注

  哈爾濱市物價局監督檢查分局局長林淑范說,價格欺詐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利益,而且嚴重乾擾了市場正常秩序。物價主管部門應當好價格運行的裁判,創立優良的市場價格環境是物價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2002年3月,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一開始,哈爾濱市物價局就把反價格欺詐作為當年價格工作的重點,開展紮實地反價格欺詐行動。

  "那一年我們查了160多家企業。所到之處都不同程度存在問題。當時,經營者尚不太掌握系統的價格規范,標價虛高、模糊打折、虛構原價、模糊饋贈等問題十分突出。"林淑范說,最初,哈爾濱主要集中開展零售商業、服務行業、壟斷行業明碼標價的檢查,以及教育醫療收費價格公示的檢查。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餐飲業、美容美發及婚紗影樓、物業及進戶收費明碼實價予以規范,逐步擴展到其他行業。

  哈爾濱市物價局新聞發言人王文斌說,這幾年,哈爾濱反價格欺詐行動從未間斷過,價格欺詐行為有所收斂,越來越少了。但想從根本上杜絕價格欺詐還是很困難。目前,新的價格欺詐形式不斷出現,很多價格欺詐都與促銷、打折、店慶、回報消費者攪在了一起。有的企業在促銷時甚至打出了"零點利",這純屬商業炒作,商家做賠本的買賣是不現實的。為此,2005年10月,哈爾濱市商務局、物價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專門下發了《哈爾濱市商業零售企業促銷行為規范》,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王文斌說,可喜的是,目前有關價格欺詐的法規等日漸完善,像原來概念不是很清晰的平價、特價等都有了較為細化的界定說明。政策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了,家電行業、眼鏡業等在以前看來較為專業的很多領域都已逐步涉及。消費者的價格維權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很多消費者對價格欺詐有了警惕性,購物時貨比三家,這對防止價格欺詐都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時,價格舉報熱線也熱了起來。哈爾濱市每年要接到13000個左右的電話舉報諮詢,這都是反價格欺詐行動以來的可喜變化。

  價格誠信,誠信經營第一步

  哈爾濱市物價局局長藺相纔說,作為具有經濟杠杆職能作用的價格部門,不僅要監管價格水平,還要切實監管市場價格行為。價格誠信是誠信經營的第一步。哈爾濱市物價局把2005年確定為價格誠信年,經營者價格誠信建設活動成為物價部門一項重要工作。

  在去年初經營者價格誠信建設活動啟動儀式大會上,中央商場城代表17家經營企業提出了開展經營者價格誠信活動的倡議。"取道於誠,信行天下。我們17家企業向全市同行發出倡議,牢固樹立價格誠信光榮,失信可恥,誠信即財富的共識和理念,依照各行業特點全面深入地開展價格誠信活動,把政府推動價格信用變成我們的自覺行動……"

  倡議迅速引發了響應,全市408家經營企業自願參加價格誠信建設活動。物價部門指定專人指導參加活動的企業建立健全價格管理制度,定期幫助企業進一步完善價格制定、調整、促銷、打折、降價、優惠等價格制約機制,誠信經營價格為先的自覺性大為增強。經過有關部門的檢查考核。2006年1月10日,哈爾濱市物價局授予中央商場等16家企業"價格誠信單位"稱號。

  "事實上,商家僅知道如何賺錢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知道如何規范地賺錢,既不能暴利,也不能傾銷,更不能建立價格同盟,要知道放開市場價格並不等於可以隨便賣,誠信經營首先從價格開始。只有懂得了這些道理,企業纔可能長遠地發展。"林淑范說。

  哈爾濱市物價局局長藺相纔說,再過10年,價格欺詐也許還會存在。但如果聽之任之,只會更加嚴重。從哈爾濱的情況來看,由於這幾年采取的措施,市場的情況就好多了。作為消費者,應進一步增強維權意識,遇到商家不誠信的價格欺詐行為,要及時舉報。購物時盡可能貨比三家,提高自己的鑒別力。要克服貪圖便宜的心理。太便宜了反而陷阱多,要知道沒有免費的午餐,貪圖便宜很可能要吃大虧。消費者鑒別力和維權意識真正地提高了,相信價格欺詐的市場也會越來越小。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