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芳 50歲,滿族,中共黨員,中專文化,雙鴨山市寶清縣七星泡鎮永興村黨支部書記,省第九次黨代會代表。她帶領群眾發家致富,改變種植結構,發展烤煙、馬鈴薯、黑瓜籽、白瓜籽等特色種植,發展打工經濟,實現剩餘勞動力轉移。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5000元,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1997年,她多方籌措資金12萬元,為村民安裝了自來水,鋪設了村級道路5000延長米,從自家拿出1萬多元錢,為學校購置電腦,更新教學設備。幾年來為村集體墊付資金8萬多元。從1994年到2005年,她撫養了8個孤兒,供養他們完成了初中學業,有的已結婚成家。她先後獲得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十大巾幗村官,省十大扶貧狀元,省、市優秀共產黨員,市十佳公僕等榮譽稱號。
王 芳37歲,漢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大慶油田電力集團供電公司第三分公司副所長。她曾因車禍摘除一個腎,又因煤氣中毒至使幼子夭折。面對挫折和不幸,她以超人的毅力做生活的強者,全身心投入工作,十幾年如一日。工作中她創造了『再看一下、再問一次、再聽一遍』的『三再工作法』,帶領全班人員累計巡視設備3萬多公裡,正確倒閘操作4000多項,處理各種事故異常隱患40多個,避免大小事故20多起。特別是2001年11月7日成功地避免了一起重大人身傷亡事故,確保了變電所的安全運行。近年來先後獲得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模范職工、全國三八紅旗手、電力總公司優秀職工和推進發展模范標兵、省先進女職工等榮譽稱號。
王世艷35 歲,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七臺河市桃山區桃北街道辦事處書記兼主任。2002年,通過競聘走上領導崗位,為全面了解街域概況,她跑遍了轄區大街小巷22個居民委。工作中,她處處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帶出了一支過硬的隊伍。她以『雙服雙創』活動為載體,建立星級考評機制,創辦了社區家政服務部、醫療站、托老所等實體,建立社區服務網點66個,幫扶23名殘疾人走上自立道路,捐款救助3名家庭貧困大學生走進大學校園,幫助『兩牢』釋放人員找到生活的坐標,化解群眾矛盾500多起。在她的帶領下,街道辦事處先後被評為省級先進辦事處、省級志願者服務先進單位。她本人先後獲得首屆中國社區志願者之星、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市特等勞動模范、市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
馮 丹 36歲,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黑龍江省軍區政治部宣保處正營職乾事。自1998年1月擔任黑龍江電視臺軍事節目《北疆子弟兵》主持人以來,她一方面進行學習深造,一方面閱讀大量的新聞采編、攝影、攝像等書籍,努力實踐,使自己成長為集采、編、播於一體的優秀軍事記者。由她創作及報道的新聞先後獲中央電視臺新聞節目、全軍優秀電視軍事節目、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軍事新聞類評比一、二、三等獎。由她編導並主持的軍事欄目《北疆子弟兵》曾四次評為優秀地方臺軍事節目。七年來,她在中央電視臺、黑龍江電視臺播發新聞、專題片累計分別為146條、336條,由她參與的軍內重大活動的宣傳累計60餘次,為省軍區機關各部及所屬師、團級單位錄制並解說的匯報片80餘部。她連續七年被沈陽軍區評為電視報道先進個人,並榮立三等功一次。
劉文蘭 41歲,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齊齊哈爾市國家稅務局副處長。在22年的稅務工作中,始終堅持把事業放在首位,以『想事、乾事、管事、成事』鞭策自己,特別是近6年來,她參與並積極努力爭取全市國稅系統獲得上級批准基建項目31個,資金8400餘萬元,確認基建缺口項目24個,補助缺口資金1700餘萬元,連年超額完成稅收收入和招商引資任務。完成全系統規模最大、范圍最廣、查擺最深的財務審計工作,辦結基建審計20項,節約資金500餘萬元。強化財務管理工作,財務工作擺脫手工核算,走上電算化的軌道,強化預算執行的剛性,推進了財務管理由事務型向管理型轉變。她先後獲得省三八紅旗手、鶴城十大女傑、市直機關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曲鳳琴 43歲,漢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齊齊哈爾市鐵鋒區紮龍鄉趙凱小學教師,省第九次黨代會代表。趙凱村座落在一個不足3平方公裡的孤島上,從1987年開始至今,她是島上這所學校的唯一一名教師。18年前,她來到趙凱村任教,沒有校捨,她帶領學生和村民用土坯壘起了三間校捨,沒有教具,她就帶著學生自己動手做。孤島四面環水,交通不便,遇到枯水期只能趟水出村。每逢新學期開學領書時,她都要背著沈重的書籍,在20多裡沼澤地裡趟水走上三、四個小時,每次上岸都累癱在地。18年來,全村80名適齡兒童完成了義務教育,無一人輟學,學生畢業成績始終佔據全鄉排名榜的第一位。她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省優秀鄉村女教師,省、市優秀共產黨員,市十佳公僕,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孫玉芹 52歲,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伊春市中級法院副院長。2001年,任伊春市烏馬河區法院院長後,她從完善案件保證機制入手,強化法院工作各項制度,先後制定20多項規章制度,把全市的末位法院領導成全省『人民滿意好法院標兵』。她把辦理企業債務案件作為直接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切入點,親自帶隊外出30餘次,為企業清回欠款2000餘萬元,還與兩戶貧困戶和一名特困生結成了幫扶對子。2005年初,任伊春市中院副院長,分管民事審判業務,她不分節假日,調閱卷宗,下去調查,成功地調結了多起疑難案件。在當法官的33年裡,共審結各類案件1600多件,均無更審、無改判、無冤假錯案。她先後獲得全國模范好法官、全國人民滿意好法官、省十佳法官、市十佳公僕等榮譽稱號,並榮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六次。
孫淑紅 53歲,漢族, 中共黨員,大專文化,中國石油哈爾濱石化公司黨委書記。1999年10月任哈爾濱煉油廠廠長,至2005年12月任重組後的哈爾濱石化公司黨委書記的6年間,企業秉承『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管理宗旨,積極實施『三穩三做』的發展思路,迅速做大做強做活了主營業務,企業累計實現產值8.8億元,上繳利稅6200萬元,企業資產總值、淨資產分別較1999年增長115%和146%,為改善企業員工工作和生活條件累計投資2534萬元,員工年收入平均增長14%。在道外火災和哈爾濱全城停水等突發事件中,企業向社會捐款40餘萬元,她個人出資5000元捐助公益事業,並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她先後獲得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省百行百業女性創業精英、市十大傑出婦女等榮譽稱號。
陳化蘭 36歲,漢族,博士研究生文化,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在動物流感,尤其禽流感的流行病學、診斷技術、新型疫苗研制、分子演變及分子致病機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和創造性研究成果。她主持研制的H5N2禽流感滅活疫苗是我國第一個研制成功並應用於H5亞型高致病力禽流感防制的疫苗;主持研制的新型H5N1禽流感滅活疫苗是國際上首次研制成功並推向大規模應用的流感病毒反向基因操作疫苗。近兩年,她帶領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投入到禽流感阻擊戰中,為國家和人民群眾挽回巨大經濟損失。為此,她先後獲得中國農業科學院一級崗位傑出人纔、首屆中華農業英纔獎、第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省五一勞動獎章和省五四青年獎章等多項榮譽稱號。
吳淑珍 40歲,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文化,哈爾濱市通信公司支橕共享公司經理。1989年南開大學電子系畢業至今,她在計算機開發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辛勤奉獻。她獨自設計完成的『定單管理系統』,創造性地實現了工單和業務流程的自動化管理,為全國『九七工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她主持開發《本地電信業務計費帳務系統》,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她組織開發的『十大管理平臺』、『小靈通平臺』、『社區平臺』等系統,使哈通信的信息化水平一直處於同行前列。她曾先後榮獲全國電信地市級21世紀優秀人纔、中國網通優秀共產黨員、省三八紅旗手標兵、市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標兵、市十大傑出婦女、市十大傑出IT青年等光榮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張永萍47 歲,漢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塔河縣婦聯主席。為全面掌握全縣婦女工作情況,她不知放棄多少個假日,深入到各鄉、鎮、林場,了解婦女工作現狀,謀劃婦聯工作。她關注並用心呵護女性中的弱勢群體,四年裡組織幫助弱勢女性及身患重疾的貧困女孩十餘人。2004年,她身患癌癥,一邊忍受著手術和化療帶來的痛苦,以堅強的意志與病魔做斗爭,一邊以更大的工作熱情投入到婦女工作之中,為節省醫療費,她在走廊過道住只有8元的床位,而塔河縣農牧局的廣大職工聽說她患病的消息,自願為她捐款,她卻堅持不要,並叮囑有關人員將錢如數返還職工手中。在她的帶領下,塔河縣婦聯多次榮獲地級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被上級婦聯評為目標考核超標單位。她本人也先後獲得省、地三八紅旗手,地區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張慧喬 54歲,漢族,大專文化,鶴崗市興澤集團董事長。她從建築業起家,經商幾十年,先後投資建學校、商城、熱電廠、糧食深加工廠,使企業經歷了由單一經營、多種經營、發展產業鏈到發展循環經濟的轉變。目前,興澤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10個子公司、『工農商學』各佔一席之地的綜合型私營企業,固定資產和資本金5億元,安置了近萬人就業,累計向國家上繳利稅1000餘萬元。2000年,成立了鶴崗市第一家私營企業黨委——興澤集團黨委,並積極組織黨員參加黨組織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她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回報社會,近年來,她在扶貧濟困、捐贈公益中累計捐款600餘萬元。曾先後獲得省三八紅旗手、省巾幗創業帶頭人、省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
金桂蘭48歲,朝鮮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寧安市人民法院東京城法庭審判員。多年來,她立足基層法庭,認真落實司法為民要求,清正廉潔,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經她主審的1050件案件,無一重審改判,無一超審限,無一上訪纏訴。長年的辛勤工作和不規律的生活,讓她七上手術臺,1999年,患乳腺癌第二次手術後,得知自己只能再活三五年,她決定把最後的時光交給百姓。五年來,她忍受著疾病折磨,以超人的毅力工作著。她的身影時常出現在老百姓的田間炕頭,她受理的案子依然能在最短時間內審結。她先後獲得全國模范法官、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優秀女法官、全國人民法庭優秀法官、全省法院優秀審判員、人民滿意的好法官、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等榮譽稱號40多項,並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
姜 馳48歲,漢族,中共黨員,高中文化,富錦市硯山鎮福祥村黨支部書記。2000年3月,她接任的福祥村是全鎮出了名的後進村,打麻將成風,大齡光棍就有30多個,全村136戶欠集體債務200多萬元。她上任後,積極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她不畏凶惡,清理村民欠債,被賴債戶打殘住進醫院,出院後仍然繼續清理村債務;她事事身先士卒,為村民趟出了條條致富路;她清正廉潔,把自家的6萬元錢無償地貼補到貧困村民身上,出差的旅差費和村裡來客人的招待費全是她個人承擔,是村民公認的好當家。現在,福祥村外債已基本還清,種植、養殖業已形成規模,全村136戶人均收入達3850元,福祥村已由後進村變成全鎮的先進村。她先後獲得省三八紅旗手、佳木斯市廉政標兵及富錦市十大女傑等項榮譽。
姚亞平53歲,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安達市和平小學書記、校長。從事教育工作33年,本著『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理念,關愛學生、救助學生、教育學生。她的『注提』、『因材施教』等課題受到了省內外專家的充分肯定,她撰寫的論文分別被評為國家級優秀論文一等獎、省級優秀論文一等獎等。出版著述10餘本,公開發表的教育論著40餘篇。近幾年,學校先後作為省、地教學研究工作、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會議現場。她曾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班主任、省特等勞動模范、省優秀中青年教育專家、省優秀教師標兵、省十大女傑提名獎、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涂利娟 42歲,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清河林業局職工醫院院長。2001年上任時,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和困難,她堅持改革,在轉觀念、抓管理、重技術、求服務上下功夫,完善內部各項規章制度,積極開發醫療衛生市場,拓展生存空間,成為森工醫療改革的先行者和實踐者。幾年來,職工醫院在醫療技術水平、醫療服務質量、醫療就診環境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提高,逐步走上了現代化、科學化管理的軌道。在她的領導下,職工醫院改革四年來,醫院效益持續增長,成為森工系統醫療戰線的排頭,職工醫院先後被授予全國巾幗文明崗、省級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單位、森工總局『雙文明』興林杯大賽金杯標兵單位等榮譽稱號;她本人先後獲得省先進女職工、森工系統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徐 彤 46歲,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家庭保健報社 社長。當記者,她關注民生,寫出在社會產生廣泛深遠影響,並獲得全國新聞獎的新聞名篇《農民養機『三難』議》和《產銷直接見面為何這樣難》。作評論員,她發表的1000多篇社論、評論和述評中,有60餘篇(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新聞獎。當家庭保健報社社長,她推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員工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地把一張名不見經傳且經營虧損的專業報紙經營得紅紅火火,近3年獲得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百餘次摘播,發行量和廣告收入連創佳績,成為黑龍江省推向全國的優秀文化品牌。她先後獲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省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2004年她以突出的業績獲得全國新聞界個人最高成就獎——韜奮新聞獎,同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徐建華53歲,漢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哈爾濱市建華百貨商店總經理 。經商20年來,她以老老實實定價,實實在在做人為宗旨,生意越做越火。她致富不忘國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先後拿出200萬元作為下崗職工自謀出路的流動資金,幫助250餘人徹底脫貧,成為具有相當規模的個體私營業戶,在扶貧救災、助學助殘及各項公益事業中捐款達58萬餘元。作為市人大代表,她先後提出合理化建議52項,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使一些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得以妥善解決。她先後獲得全國光彩之星,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省、市巾幗建功標兵,省、市先進個體標兵,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她所在的商店被評為全國文明誠信示范店、省級消費者信得過單位。
韓紅偉40 歲,蒙古族,大專文化,北安市和平小學教師。1986年參加工作至今,一直默默耕耘在小學語文教學第一線並兼任班主任工作。她愛崗敬業、治學嚴謹、工作勤懇、務實創新。尤其是在近2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始終以慈母般的心,關愛著每一個孩子,平時她注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既教書又育人,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作為市級學科帶頭人,她善於寓研於教,教研並舉,撰寫了多篇教學論文,先後獲得省級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省創新教育與實驗課題2005年度優秀課題成果一等獎,並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師、國家級德育先進個人、省級骨乾教師、市優秀教師、市青年骨乾教師、市德育工作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穆 竟36歲,漢族,農工黨黨員,碩士研究生文化,雙碩士學位,大慶市振富企業集團董事局主席、振富科技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她領導的振富集團自1984年創建至今,固定資產10.2億元,僅2004、2005兩年就實現利稅1.41億元。她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先後整體收購四家國有企業;積極參與再就業工程,安置下崗職工1600餘人。十幾年來,在抗洪救災、捐資助學、扶危濟困等光彩事業中累計捐款3400萬元。近年來,她又主持完成國家重點工業性試驗項目兩個,對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2002年她領導的振富集團被國家計委授予『國家級產業化示范工程』金牌單位。她先後獲得省十大傑出青年、省傑出民營企業家、省三八紅旗手標兵、市優秀民營企業家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