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4日電 1月24日(星期二)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在會上介紹了松花江水污染生態環境影響評估階段性成果的情況。
周生賢指出,2005年11月3日,中石油吉化雙苯廠爆炸導致松花江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件,形成的硝基苯污染帶流經吉林、黑龍江兩省,在中國境內歷時42天,12月25日進入俄羅斯境內。截至12月25日2時,中國在松花江、黑龍江設置的所有監測斷面監測的數據表明,硝基苯和苯濃度低於中國國家地表水標准。根據專家預測,污染帶的前鋒將於本月月底以前到達俄羅斯阿穆爾河入海口。
周生賢說,松花江污染事件發生以後,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在會見俄羅斯第一副總理梅德韋傑夫時表示,中國政府本著對兩國和兩國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已經並將繼續采取一切必要的有效措施,盡量減少對俄方造成的損害。溫家寶總理親赴防控一線,提出了7點重要指示,要求沿江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做好這項工作。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我們實行了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有效地應對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周生賢說,應俄方要求,中俄雙方進行了聯合監測,及時交換了信息。實施了撫遠水道導流堰工程,保證了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市的飲用水安全。從減輕松花江流域污染負荷、加大放流稀釋污染物、加強和完善應急處置措施、減少取水量控制地下水污染、實施禁漁管理等5個重要環節上確保人民飲水安全和食品安全。這一工作卓有成效,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沿江兩岸沒有出現因誤飲受污染的江水引起的人畜中毒事件。(據中國網文字直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