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生賢(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我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感謝大家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新聞發布會之前,我想首先向大家展示兩幅宣傳年畫,第一幅是『讓松花江沿岸人民喝上放心水』,主要是把松花江水污染生態環境評估的一些基本結論告訴沿江群眾,就是松花江、黑龍江監測斷面水中硝基苯的濃度已經符合國家標准。第二幅叫『告別污染,快樂過年』,講的是專家們經過研究,認為今春解凍期松花江大面積水質不會超標,各江段及沿岸魚塘的魚可以放心食用;沿江兩岸地下水符合國家標准,可以安全飲用;牛奶、豬肉、雞蛋、蔬菜都可以放心食用;今年春季用松花江水進行灌溉不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在春節即將來臨的時候,我們把這兩幅年畫贈送給松花江兩岸的各族人民群眾,表達我們的美好祝願:祝沿岸各族人民春節快樂、闔家安康!下面,我向大家通報松花江水污染生態評估的有關情況。
實施『三步走』戰略部署,有效應對松花江水污染
所謂『三步走』的部署,是指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發生以後,我們經過調查研究,上下結合,提出了分三個階段做好松花江污染防控工作的工作部署。這個部署經國務院批准,成為我們工作的一個指導原則。我們現在的工作就是按照這『三步走』的戰略進行部署和落實的。
第一步是加強環境監測防控,確保沿江人民飲水安全。環保、水利等部門密切配合,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位環境監測專家匯聚松花江,布設了50多個監測斷面,有效地監控污染帶的形成及其特征、狀況,為沿江群眾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提供了決策依據。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環保工作者、環保專家最大的一次集結。環境監測人員在天寒地凍的惡劣環境下,不分晝夜,堅持戰斗在防控一線,保證監測的及時、有效及數據的准確。
應俄方要求,中俄雙方進行了聯合監測,及時交換了信息。實施了撫遠水道導流堰工程,保證了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市的飲用水安全。從減輕松花江流域污染負荷、加大放流稀釋污染物、加強和完善應急處置措施、減少取水量控制地下水污染、實施禁漁管理等5個重要環節上確保人民飲水安全和食品安全。這一工作卓有成效,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沿江兩岸沒有出現因誤飲受污染的江水引起的人畜中毒事件。
第二步是及時開展松花江水污染生態環境影響評估。按照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指示和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處置工作協調小組的要求,我局會同水利部、農業部、建設部、科技部、中科院等有關部門和吉林、黑龍江兩省,於2005年12月13日啟動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生態環境影響評估與對策』項目。這個項目的主要目的是評估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生態環境影響和長期水生態污染風險,提出對策措施,其中包括污染物的人體健康風險評估、污染對水產品食用安全及農副產品質量的影響評估等15個研究專項,這些專項目前已經全面展開,正在有效地進行之中。
項目進度分為應急和中長期兩部分,應急部分計劃在今年3月底完成,中長期計劃在10月底以前完成。今天發布的就是生態評估項目階段性成果,主要是回答群眾最關心的解凍期與生活生產關系密切的有關問題,為他們解疑釋惑,排懮解難。
第三步是全面啟動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中長期規劃。1月6月到7日,環保總局牽頭在哈爾濱市召開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征求意見會,進一步征求有關部門、地方和專家們的意見,按照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的精神,認真吸取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教訓,以解決松花江沿江人民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用系統論的觀點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規劃的編制工作,目前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調整以後的規劃有四個明顯的特點:一是把松花江水污染防治納入全國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點,持之以恆,抓出成效;二是堅持以人為本,把讓群眾喝上放心水作為工作的重點;三是把環境監測體系或執法能力建設列入議事日程;四是明確責任,實行規劃到省、任務到省、目標到省、資金到省、責任到省的『五到省』責任制。這個規劃將在近期報請國務院審批後實施。
松花江水污染生態環境影響評估取得階段性成果
經過相關部門的科研院所和清華大學、吉林大學、東北農業大學等大專院校以及吉、黑兩省的科研單位的幾百位科研人員艱苦奮戰,松花江水污染生態環境影響評估工作已經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現在將大家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的研究結果通報如下:
一是關於凍入冰中和沈入底泥的硝基苯是否造成二次污染的問題。就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來看,凍入冰中的硝基苯的量較少。另外,由於松花江底泥以沙質為主,沈入底泥的硝基苯有限,加上春天開江時水量較大,因此今年春天冰體融化和底泥釋放不會導致松花江水質超標。個別滯水區和緩衝區的底泥可能造成局部水域硝基苯濃度昇高,環保部門將密切關注,加強對重點江段的監測。
二是關於水產品食用安全的問題。評估項目組在松花江采集了數百尾魚類樣品,檢測分析了不同江段、不同習性、不同種類的魚類樣品,以及松花江沿岸2公裡以內養魚池塘的魚類硝基苯殘留量,進行了魚類硝基苯富集和釋放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污染帶通過25天至30天以後,松花江魚類中的硝基苯含量很快降至食用安全含量以下。目前,松花江中的魚和沿岸池塘養殖的魚的硝基苯含量符合安全含量指標,可以食用。
三是關於沿江兩岸地下水飲用安全的問題。評估項目組對松花江沿江兩岸飲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進行了調查和評估,對地下水進行了嚴密監測。結果表明,沿江兩岸48眼監測井中,除了個別地區監測井檢出低於我國飲用水水源標准的微量硝基苯之外,其他均未檢出。因此,地下水飲用安全是有保障的。
四是關於沿江兩岸農畜產品食用安全性的問題。評估項目組對松花江沿岸10公裡范圍內可能受影響的農灌區及畜產品養殖基地進行了調查,檢測分析了數百份乳、蛋、肉樣品當中的硝基苯殘留量,開展了硝基苯廢水對典型農產品影響的模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松花江沿岸的乳、蛋、肉樣品中均未檢出硝基苯,沿江兩岸的農畜產品可以放心地食用。對大豆、玉米、水稻、小麥和蔬菜等五種作物的模擬試驗結果表明:當江水符合國家地表水標准時,未發現對試驗作物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今年春季使用松花江的江水進行灌溉不會對農作物的生長產生影響。
五是關於城市安全供水的問題。評估項目組進行了多種試驗,結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對水中硝基苯的去除效果很好。通過研究還獲得了較多的技術數據。此項研究成果,可以用於今後一旦發生水源地硝基苯污染物少量超標時的城市安全供水。
全面推進松花江水污染治理工作
第一,繼續加強環境監測,確保沿江人民飲用水的安全。一是繼續加強松花江、黑龍江環境監測工作。在松花江乾流事故發生點以下至黑龍江撫遠段共設了16個監測斷面監測地表水;二是加強沿江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和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三是繼續開展松花江底泥、冰及水生生物監測工作;四是繼續開展中俄界河聯合監測工作。
第二,深入開展松花江水污染生態環境影響評估的研究。繼續開展污染事故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科學研究,科學指導今春化冰期及以後的污染防治工作;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研究,按期在3月份提交下一階段研究的報告。要以此為契機,拿出高水平的研究報告。要通過生態評估工作,有所發現,有所發明,產生一批科研成果。
第三,組織實施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中長期規劃。目前,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基本完成,要以促進松花江流域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為出發點,優先保證大中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重點改善流域內對生產生活及生態環境影響大的水域水質,通過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開展清潔生產、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等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進一步改善松花江水環境質量。
|
第四,繼續做好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組織吉林和黑龍江兩省環保部門嚴密監控沿江污染源的情況,做好入春前沿江巡查防控工作;加強城市供水安全管理,特別是保證沿江取水口的取水安全;密切關注水質對魚類的影響,加強水產品安全監測工作;做好爆炸現場殘餘物的處置工作,防止新的環境污染。
第五,建立健全環境應急長效機制。加大投入,切實加強環境應急工作。用2年至3年的時間基本建成環境安全應急防控體系,從組織機構、應急專業隊伍建設、裝備配置、法制建設、技術標准、科技進步、應急信息平臺和應急綜合指揮系統等各個方面入手,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主要作用,全面加強應急能力建設,構建國家、省、市和縣四級環境預警監控網絡、環境監測網絡、環境監察執法網絡,提高環境應急工作預警預測、監測、處置、後期評估和修復等方面的能力與水平。
答記者問
鳳凰衛視記者:您剛剛提到生態環境的研究評估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我的問題是:到目前為止您掌握的情況,中國境內沿江沿河設立的大型化工廠有多少?未來怎麼防止類似松花江污染事件的發生?
周生賢:你提的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時間的關系,我簡單地向你做一個回答。松花江污染事件發生以後,引起了社會各界對沿江沿河化工企業的關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根據國務院的統一要求和安排,在元旦前後的一段時間,集中在全國進行了拉網式的排查。根據排查的情況得知,我國大體上現有化工企業21000多家,其中沿長江、黃河分布的就佔50%以上,所以這種布局一旦發生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通過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大體上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選址不合適,二是沒有按照『三同時』的原則進行,三是明顯存在著安全隱患,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比如我們檢查的具有安全隱患的企業就有100多家。目前我們正在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企業的情況,要對這些企業存在的問題采取一系列的重要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把最近檢查的情況曝光。我們決定在進一步核實的基礎上,春節以後在適當的時機把這次檢查的情況以及整改的意見,還有發現的好的典型,同時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如果大家感興趣,希望你們關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網站。
中央電視臺記者:周局長剛纔在談話當中講到,目前松花江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已經被納入到國家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點。松花江被納入國家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點之後,它有什麼樣的特點?
周生賢:松花江作為我國東北的母親河,一向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早在1998年就開始規劃松花江水污染治理的問題,有些項目已經率先啟動,有的項目已經見到了效果。這一次我們是在原來規劃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為什麼要進行調整呢?主要考慮到兩個方面的因素:第一,我國最近專門對環境保護問題進行了研究,出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向全國發出了加強環保工作的決定。我們根據這個決定的最新精神,對松花江防治污染的規劃進行了修改。
第二,根據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暴露出來的最新情況,對這個規劃進行了調整。調整以後的規劃,突出了我上面介紹的四個特點。究竟這個規劃有些什麼具體的內容?下面我們請樊先生給大家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樊元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污控司司長):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在調整以後,初步確定的總體目標是優先保護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到2010年確保流域內90%以上的水源地水質要達標。根據2004年我們在松花江乾流、支流62個監測斷面監測的結果看,有三分之一是達到五類和超過五類的水質。那麼,到2010年我們要實現松花江的乾流水質達到三類,15條主要支流的水質達到三類或者四類。
具體的任務,第一個就是要在沿江的城市裡頭集中建設一批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減少生活污染對江水的影響。第二個就是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和強制推行清潔生產,來解決工業污染對松花江流域的污染問題。第三個就是加強面源的治理,防止面源對流域水質的污染。第四個就是加強環境監測能力的建設,特別是要提高應急污染能力的建設,防范污染事故的發生。
美國合眾國際社記者:我有幾個問題想問您。首先,您是在解振華因松花江污染事故辭職之後上任的,在這個事情上,你是不是認為中石化作為很明顯的責任方,是否也應該有類似的官員辭職的處置方式?第二個,你是否可以估計一下,清理整個污染所需要的成本是多少?第三個問題,在處理撫遠水道方面的影響,尤其對撫遠水道濕地方面的處理問題。
周生賢:關於你提到解先生辭職的有關問題,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已經向全國公布了『兩辦』的通報。如果你對這個問題仍感興趣,可以在網上查一查,有關的情況都會找到答案。第二個問題,關於爆炸事件與中石化有關的問題,我們國家很重視,專門為此成立了調查組。據我的了解,目前調查組正在抓緊工作,一旦有了結果,他們會及時地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
關於松花江污染,特別是你提到撫遠周邊的一些濕地問題,我到現場的濕地勘察過,有很深刻的印象。這個問題非常復雜,我初步考慮治理生態的代價是很大的。目前我們從兩個方面著手進行工作:第一,通過調整松花江總體治理規劃這一個渠道來重視這個地方的生態恢復,特別是保護濕地的問題。第二,通過我們第二階段的環境評價的項目,通過第二個層次來進一步論證這個地方的生態怎麼修復,以及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等第二階段結束的時候,我們會通過多種形式來回答這個問題。
香港《文匯報》記者:周局長,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剛纔您提到,開春以後,松花江因為江水解凍可能會導致局部水域硝基苯濃度昇高。我想請問您,有關方面到時候會不會采取一些措施,來解決當地民眾的飲用水安全和生產生活等有關方面的問題?
周生賢:我很高興你聽得這麼認真,記得這麼准確。我是講了硝基苯在個別地方有可能昇高,但絕不是超標。所以這方面的情況,我們請陳教授給大家作一個回答。
陳吉寧(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教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發生之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生態環境影響評估與對策』項目,參加這個項目的國內近40家科研單位,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進行了大量的現場采樣、測試,通過實驗室的模擬實驗和相關的計算,在斷面的布置上,每50公裡設置一個監測斷面進行左、中、右和上、中、下的測試,除此之外對重點的滯水區和緩衝區又增設了50個監測斷面進行采樣和測定。
從目前觀測的80個斷面的情況來看,冰中的硝基苯平均濃度是0.00031毫克/昇,遠遠低於國家飲用水水源的標准。現在江水中硝基苯濃度基本上未檢出,或者遠遠低於國家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標准。底泥是沙質,硝基苯在絕大部分監測樣品中要麼未檢出,要麼處在一個比較低的濃度。根據這樣一個測定的結果和我們實驗室相應做的一些研究工作,我們會同有關專家認為,今年開春江水中的硝基苯濃度會略有上昇,但是不會出現大面積超標的情況。即使在個別區域、個別斷面、個別時段會出現硝基苯濃度超標的情況,通過我們前一段已經確定的粉末活性炭這樣一個技術措施,可以完全確保沿岸城市用水的安全。
布隆博格記者:你剛纔介紹的是,在中國的長江和黃河的沿岸地區分布了大量的化工廠,但是它們的存在已經是一個長期的問題了,而且它們也缺少一些污染控制措施。我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到現在纔開始進行排查,而不是在很久以前就開始這項工作?我的第二個問題是關於一些區域的賠償和費用的問題,在您估計的治理成本中是不是有醫療費用?第三個問題,中國的環境部門尤其是中央,是不是因環境方面的一些破壞對經濟發展造成的影響有些看法和建議?
周生賢:你提的這三個問題都挺大。第一,關於長江、黃河沿岸的化工企業到現在纔開始治理,我想這個問題很簡單,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過程。中國有中國的特色,中國在發展過程中也走了與其他國家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的這樣一個歷史過程。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在很大程度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了經濟的增長。到現在這個時期,我們是采取優化環境的方式來促進經濟的增長。因此,加強對這些企業的監控和治理是理所當然的。
第二,關於健康風險評估的問題,以及這方面的成本問題,我在前面通報的時候已經講到了,列入了我們一個長期研究的課題。對不起,今天我還不能非常准確地告訴你。你提的第三個問題,我也很感興趣,我首先感謝你對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在這個問題上,我想跟你多說幾句,也起一個宣傳的作用,機會難得嘛。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國政府對中國環境狀況以及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做了一些必要的調整,果斷結束了過去那種先破壞後治理、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重新確定了『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的戰略。這個思路的中心內容集中體現在前不久國務院發出的《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裡面,其核心內容是根據中國當前環境狀況的實際情況,確定在當前或今後著重從七個方面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切實解決目前突出的環境問題。
這七個方面是水污染、空氣污染、土壤污染等七個方面,這七個方面的重中之重是污染問題,而解決污染問題的首要任務是解決群眾飲用水安全的問題,這就是我們最近發出《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的核心內容。我相信通過認真地貫徹這個決定,中國的環境狀況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一個新的改觀。
新加坡《海峽時報》記者:您剛纔在發言中提到了我們要更關注水污染的防治工作,這裡面是不是有一些立法的工作,比如對違法企業進行刑事上和資金上的處罰?
周生賢:中國是一個法制國家,所以對於各個企業的各種違法活動,我們將遵照有關的法律法規認真地進行治理,切實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