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6日電 從25日算起,到除夕夜,真正可以忙活兒的時間就剩下兩天了。這點兒時間對劉曉靜老師來說實在不算富裕。她既要准備全家人過年期間的吃吃喝喝,又要照顧臥床的公公。更要重要的是,她的兒子要從北京回來探親了。隨著年根兒臨近,劉曉靜老師盼年的心情被『忙碌』和『緊張』所佔據,但更多的還是快樂。
姓名:劉曉靜年齡:56歲
職業:哈爾濱市第124中學退休教師
鏈接:記者從鐵路、民航、客運等處了解到,從1月14日春運開始到25日,已從全國各地運送100多萬人次的旅客到哈爾濱,其中返家過年的游子佔了相當比例。
劉曉靜老師今年1月初退休。在她看來,過年就該有過年的樣兒,屋子得打掃得乾乾淨淨,年貨也得置辦齊全。『雖說商場、超市在過年期間都正常營業,但還是買回家看著心裡踏實。人上了年紀,對過年的風俗看得越重。新年就該有新氣象,「忙年」就是忙個喜氣,忙個盼頭。』
劉曉靜老師的兒子前不久打來電話,說要回家過年。劉曉靜老師一聽甭提多高興了,也開始了『忙年』。她把需要購買的東西都列到『年貨清單』上,送給老人的禮品、為年夜飯備的各道『大菜』原料、酒、飲料、小食品、紙杯、臺布……雜七雜八列了20多項。趁著丈夫休息,夫妻倆到超市來了個大采購。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兩人購齊年貨,滿載而歸地回家了。
年貨備齊了,接下來就是大掃除了。『這是辭舊迎新的象征。』劉曉靜老師說,由於丈夫工作忙,她的身體又不是很好,家裡請了一個保姆,幫著照顧她年近90歲的公公,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有了幫手的劉老師看起來輕松了許多,但她心裡還是感到很忙。
劉曉靜老師的公公對飲食方面格外挑剔,喜歡吃帶餡的食物,包子、餃子、餡餅都是老人的最愛。劉曉靜老師就經常變換著口味給公公做愛吃的食物。公公的飲食愛好也讓劉曉靜老師練就了一手『絕活』——餃子,她包的餃子格外好吃。
遠在北京工作的兒子經常打來電話說想吃媽媽親手包的餃子。兒子還沒回來,劉曉靜老師就開始准備了,給兒子包了好幾種餡的餃子然後凍上,准備讓兒子從農歷正月初一吃到正月十五。前幾天,兒子打來電話,由於單位臨時有事,回家探親的日期要延後。心裡急得不行的劉曉靜老師在電話裡告訴兒子要以工作為重,別惦記家裡。但放下電話,她又戴上老花鏡在日歷上畫圈圈,數著兒子回來的日子。
中國人過年講究個團圓、祥和、快樂。劉曉靜老師說,『忙年』的確有點兒累,但累過之後,看到家裡窗明幾淨、老人開心、孩子高興,感覺累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