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6日電 『爆竹聲中一歲除』。1月22日是哈爾濱市允許燃放煙花爆竹的第一天,進入黃昏時分,鞭炮聲不斷。從這天至2月12日,是哈爾濱市規定的煙花爆竹燃放時間。近日市內繁華商業區和一些路口出現許多煙花爆竹的露天零售專賣點。記者了解到這些煙花爆竹多來自湖南瀏陽、醴陵等地。雖然每個專賣點的紅色橫幅上都有該專賣點的編號,可是部分專賣點的攤床上,存在少量來路可疑的煙花爆竹。
鞭炮市場『黑炮』混雜
23日,記者在道裡菜市場周邊的兩個攤床發現一種名為『多管炮車』的小型煙花,周身無廠名、廠址等商標標識,無質量標准,屬『三無』產品。
記者又發現三家攤床出售的部分雙響炮(俗稱『二踢腳』),無任何標識。以上兩種爆竹煙花的非法性,記者後來均從省供銷社煙花爆竹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那裡得到證實。
記者還發現部分煙花爆竹上面無中文標示,品名是外文,連使用說明和警示文字也都是英文。記者指著上面寫有『firedance』字樣的煙花,向商販請教其名字及用法。可是銷售者也不清楚這種煙花的中文名字,僅僅猜測其點燃後可能是旋轉的。
少數合法煙花爆竹的使用說明也存在缺陷。攤床上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幾十元至數百元不等的高空禮花。上面文字均提示燃放時要遠離高層建築物、居民區和森林。不過究竟距離多遠纔算『遠』,卻沒有進一步的解釋。相比之下,有些中型煙花卻提示『距離高層建築物、居民區至少30米遠』。
一種名為『高空導彈』的中型煙花,其使用說明雖有『手持』燃放字樣,但是點燃後究竟是全體飛出,還是火藥藥囊部分飛出;它是『煙花』還是『爆竹加煙花』卻無說明。這必然導致使用者不清楚引燃煙花後是『輕握』還是『緊握』,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另外,從有些煙花注明的使用方法來看,不適合東北凍土地帶燃放。湖南某廠生產的『火樹銀花』,其說明文字稱『須將煙花插入松土中』燃放。可是我省冬季土壤表層皆為一米左右厚的凍土,哪裡找尋『松土』呢?顯然此類煙花系為生活在無凍土地帶的消費者設計,不適合東北高寒地區燃放。
上文提到的一些非法煙花爆竹來自何處?看過下面兩則消息就知道答案。春節前夕,省內照例有打擊非法販銷煙花爆竹的行動。近日報載自去年11月3日以來,哈爾濱市公安局依法查處非法儲存煙花爆竹12家,其中非法生產煙花爆竹窩點1家。1月17日,哈爾濱市公安局在香坊區向陽鄉集中銷毀非法劣質煙花爆竹7000餘箱。
19日,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和省供銷社煙花爆竹管理辦公室聯合對肇東市三處私藏煙花爆竹的窩點進行了查處,共收繳非法煙花爆竹6000餘件、貨值約60餘萬元。
選購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第一
省供銷社煙花爆竹管理辦辦公室李主任向記者介紹了今年春節我省煙花爆竹正規進貨渠道的開闢經過。此外他還介紹了如何鑒別合法煙花爆竹,還給煙花爆竹的消費者提供了選購的指導性意見。
李主任說,針對省外煙花爆竹生產廠家大小不一,良莠不齊的現狀,2005年省煙花爆竹行業協會和省供銷社煙花爆竹管理辦公室聯合向省外一些合格的煙花爆竹生產廠招標,結果省外52家企業中標,獲得在我省銷售煙花爆竹的准入證。省有關單位隨即以文件形式通知全省各批發經營單位只能從以上52家企業進貨。這些中標企業的產品進入我省時,在每箱產品外面必須粘貼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監制的准入標識。
我省還規定,各煙花爆竹批發經營商從省外進貨只允許選擇鐵路運輸這一方式。各批發經銷商經省供銷社煙花爆竹管理辦公室許可後,再去公安機關辦理爆炸物品運輸許可證。也就是說通過汽車運輸等方式進入我省的煙花爆竹均為非法煙花爆竹。
至於煙花爆竹的質量鑒定方法,李主任介紹,省煙花爆竹安全檢查所負責質量鑒定工作。
李主任建議,消費者購買煙花爆竹時不要圖價格便宜。比如『十萬禮炮』,如果其售價與同類產品相差懸殊,那麼百分之百是劣質爆竹,當然也遠遠低於十萬響。李主任說,許多非法煙花爆竹不按國家質量標准生產,引燃後的飛行軌跡異常,威脅周圍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些爆竹的爆響率超標,形成巨大有害的噪聲;有些非法爆竹常常中途熄火,威脅二次引燃者的人身安全。李主任提醒消費者節日期間選購煙花爆竹時,一定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
另外,醫護人員提醒市民,春節燃放煙花爆竹一定要注意安全。據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和省醫院兩家醫院門診部急診科的醫護人員介紹,往年春節期間因燃放煙花爆竹而受傷的事件頻繁發生,受傷人員的受傷部位多是手部和眼部,其中手部受傷者較多。醫護工作者提醒廣大市民,燃放煙花爆竹時一定要注意自身及他人的安全,特別要注意保護好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