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協委員馮建福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
東北網2月8日電 (記者 強銳)『文化不是向政府要錢的,它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甚至可以成為支柱產業,我們需要政府轉變觀念,把它切實的當成經濟事業來做而不是社會事業,應把發展文化產業納入我省「十一五」發展戰略規劃;盡快制定出臺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在8日上午的省政協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會上,政協委員馮建福感觸頗深。
『日本、美國、德國的文化產業大約佔國民經濟的30%左右,日本的動漫產業超過了汽車制造業、美國的文化產業經濟佔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第二位,而我國南方有一些省市例如雲南和湖南等省政府也開始大力的發展文化產業,黑龍江省的文化產業又落後了。』
我們省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如金元文化、流人文化等,所以在這些優勢的基礎上,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增強緊迫感,認識並利用好自己的條件,加快實施發展文化產業。為此,馮建福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應把發展文化產業納入我省『十一五』發展戰略規劃。省內重點地區和行業應同時編制詳細規劃,在上級政府的指導和協調下,形成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文化產業規劃體系,建設布局合理、特色鮮明、重點突出、形成網絡的文化產業群。二、深入進行文化體制改革,最大限度地解放文化生產力。深化行政體制改革;開放文化產業、加快文化經營性單位的企業化改制;按照經營市場化、管理企業化的原則,建立科學有效的內部運營機制。三、盡快制定出臺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四、實施發展文化產業的人纔工程。五、因勢利導,組建文化產業的行業組織。遵循文化產業發展規律,應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業經營』的宏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