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關於保護和開發利用哈爾濱文廟的建議
第108號
代表姓名:溫曉麗
代表團:佳木斯
承辦單位:省文化廳、財政廳、哈爾濱市政府
哈爾濱文廟(現為省民族博物館館捨),始建於1926年,落成於1929年。由政府和中外士募捐集資73萬餘銀幣修建的。當年由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題寫碑記,是我國解放前最後建造的一座孔廟。是我市唯一的仿清代建築風格古建築群,是我省文化品味最高的旅游資源之一,其建築結構為三進院落,佔地2.3平方為公裡。建築面積5674平方米,沿中軸線其主體建築由南向北依次為:影壁牆、泮池泮橋(狀元橋),櫺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主體建築兩側尚有左右配殿,東西廡,掖門、牌樓、石碑等,四周環以黃琉璃瓦頂紅牆。布局嚴謹,錯落有致,金壁交輝,渾然天成。它的總體格局,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屬第三位。(僅次於北京和山東曲阜孔廟),是我國東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孔廟。
居於二院的大成殿(主殿)是按大祀祭孔儀式規格設計建造的。重檐廡殿頂式,面闊十一開間(即堂九夾室二之最高規制),其格局可與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相媲美。(注北京和曲阜孔廟大成殿僅為面闊九開間)。文廟的主體建築物,采用了我國最尊貴的『黃琉璃瓦』,即『黃頂』,彩繪也使用了最高一等的『金龍和璽』形式,這些都是帝王御用的建築規格。因此,哈爾濱文廟不同於一般文廟『在建築規制上突出了哈爾濱文廟在全國文廟系列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是『皇家建築』。固有人稱贊其為哈爾濱的『故宮』。
哈爾濱文廟建造時,正處於中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建築變革時期,因而其大成殿的『裡外金柱改制做成鋼筋混凝土』。既反映了清代古典建築傳統技術與藝術的延續發展,又反映了中國建築變革時期采用新技術新材料的歷史年代,成為我國這一歷史時期,傳統建築的延續和技術變化的主要實物例證。由於具有特定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1996年11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哈爾濱文廟,又是哈埠最深厚的文化底蘊之所在,還有如『沒開正門之謎』的傳說和『倒走狀元橋』的民俗等等,都是值得研究和挖掘的。
但是,文廟的現狀確令人失望。院內雜草叢生,展覽陳舊,古建築斷壁殘垣,觀眾寥寥無幾。這座雄偉壯觀的文化殿堂,已成為被人們遺忘的角落,深感懮慮。
我們覺得,保護和開發利用好文廟,使古老的文廟重放異彩,成為我省弘揚和研究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成為中外各界人士參竭先聖和游覽勝地,造福社會和龍江人民,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
因此我們建議:
一、領導重視,擴大宣傳,開創保護和開發文廟的新局面。哈爾濱文廟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是一篇大文章,建議省政府牽頭召開一次由專家、學者參加的論證會或新聞發布會。打出『故宮』晶牌,論證文廟保護和開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宣傳其特點(祭祀聖地、古建築群、高品味文化旅游資源),通過論證和媒體宣傳,提高文廟的知名度。盡快改變『藏在深閨人未識『門前冷落車馬稀的現狀』。
據了解,2004年,來我省旅游的人數已達4000餘萬人,僅國外游客即有了0餘萬人。如果經過論證和宣傳,再加大力度與旅游、教育部門共同組織觀眾,可實現如下目標:三年小變,五年大變。八至十年大發展,走向全國和世界。即第一年達到3萬觀眾/門票收入45萬元,第二年達到5萬人/75萬元,第三年達到7萬人/105萬元,第五年爭取達到10萬人/150萬元,第八年至十年達到20—30萬人八刁票收入300—450萬元。不僅可以滿足文廟本身維修保護和事業發展的需要,還將成為我省文化產業創收大戶,為國家創造財富。即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又有可觀的經濟效益。
二、舉辦一至二個孔子及儒家文化或北方民族歷史文化為內容的精品陳列,改變陳舊不堪的狀況,增加其文化內涵。
三、舉辦孔子誕辰紀念文化活動,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56周年,又是省民族館建館20周年。請省領導支持舉辦一次紀念活動。比如可召開孔子和儒家思想研討會,舉辦黑龍江省書畫展,組織少年兒童誦經比賽等,匯聚人氣、擴大文廟的知名度。同時為我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創造和諧的人文環境。
四、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和出臺優惠政策,改變文廟『斷壁殘垣』的現狀。
建議省政府可采取建廟初期采用的『官商合籌』的辦法,解決文廟維修開發的資金問題。省政府先投入一些急需的資金,給予支持。同時,研究出臺一些保護和開發利用文廟的優惠政策。爭取和動員企業和社會各界捐款贊助,籌集資金,以解決文廟大規模維修的財力問題。
五、逐步可辦的幾件事:
1、應盡快成立『哈爾濱文廟研究會』,對文廟歷史進行搶救性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用二、三年的時間,撰寫《哈爾濱文廟的歷史沿革》一書。並舉辦相同內容的一個展覽,給全省和哈市人民一個歷史的交代。
2、應在文廟適時籌建黑龍江省孔子學院。逐步成為北國孔子思想和儒家精華的研究和傳播中心。
3、在省政府領導下,大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捐資籌建哈爾濱文廟碑林,以增加北國孔廟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