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糾風辦認真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006-02-14 09:33:3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德全 侯秀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2月14日電 為認真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市委、市政府糾風辦采取有力措施,糾建並舉,規范透明,維護了群眾的切身利益。

  突出重點解決群眾看病貴難題

  市糾風辦會同衛生局等部門研究制定了治理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工作中的不正之風的十二項措施,包括取消科室經濟收入與醫務人員個人報酬直接掛鉤的承包辦法、實施『一日清單制』等。對舉報回扣查實的,給予舉報者5000至10000元獎勵,追究相關人員和醫院一把手的責任。截至目前,共開展衛生系統監督檢查95次,發現各類問題485個,處理違規違紀人員392人,其中待崗處理45人,給予經濟處罰215人,有15人受到黨政紀處分,26名科以上領導乾部受到責任追究。

  對常用的500種藥品價格進行公示。對市直衛生系統13家醫療機構目前常用的三類藥品(抗生素、心腦血管疾病用藥及其他常用藥品)共100種進行統計分類,各醫院在顯著位置,運用電子顯示屏、觸摸屏、宣傳板等多種形式,將各種藥品的醫院購入價格、售出價格及生產廠家逐一進行公示。在媒體上登載市直屬17所醫療機構的『兩單』收費額度,使患者住院期間平均每天減少醫藥費18元,全市平均降低總費用達9%。

  積極開辦扶貧門診、扶貧病房,方便貧困群眾就醫。有關部門設立了11家面向低保群眾的定點醫院,確定市二院、市傳染病院等4家醫院為『哈爾濱市城市低保大病醫療救助定點醫院』;市四院、南崗區人民醫院等7家醫院為『哈爾濱市城市低保基本醫療救助定點醫院』。同時大力推行患者自主選擇醫院、選擇醫生制度。目前,全市已有85所醫療機構實行了門診病人選擇醫生制度,其中24所醫院還試行了住院病人選擇醫療組制度。實行輔助檢查項目醫院互相認可制度。在10家市直醫院對CT、核磁共振、肝功能檢查等價格較高的臨床檢查,在一定時間內實現通用,大大減少患者醫療費用。

  強化監管整頓規范醫藥市場秩序

  市糾風辦和有關部門把整治市場主體經營行為、制假售假行為、商業賄賂行為作為重點,進一步加強醫藥市場的監管力度。從去年初至11月上旬,開展了打假專項行動,出動執法人員6265人次,檢查藥廠、藥店等單位4960戶次,查處無照經營、制假售假、虛假宣傳等案件51起,收繳入庫罰沒款86.9萬元。重點打擊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從事醫療活動的『黑診所』249家、『坐堂醫』22人,嚴肅處理社會各類非醫療機構擅自開展的各類『義診』、『諮詢』活動12起。查處非法開展醫療美容服務3家,撤銷公立醫療機構15個承包科室,查處醫療機構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充實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工作35人。

  同時,深入開展了對醫療廣告、藥品廣告、保健食品廣告等專項整治,收繳非法散發的不健康印刷品廣告31萬餘張,使違法廣告得到了有效遏制。對全市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進行了嚴格審查,去年全年共檢查定點醫療機構151家,檢查定點零售藥店215家,對109家違規單位進行了通報批評,追回違紀金額630萬元,取消了18家定點醫療機構和7家定點藥店的醫保定點資格。對三棵樹中藥材市場、哈站前藥品市場進行了專項整頓,截至11月末,對市場100多家業戶共進行了3次全面檢查,立案查處22起,結案19起,行政處罰11萬餘元;對哈站前地區經營單位監督檢查536次,取締無證經營藥品單位18家,打掉假劣藥品黑窩點12個,立案30餘起,查獲違法藥品金額200多萬元。

  深化服務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

  減輕參保職工個人負擔。基本醫療保險藥品使用范圍由1338種增加到1842種,擴大了統籌基金支付范圍,減輕了參保職工醫療費用個人負擔。下發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醫療保險管理的有關規定》,逐步將社區服務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滿足參保職工醫療需求。目前,已有95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經審核驗收後納入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方便了參保職工看病就醫。

  開展了涉農專項檢查,積極推進農村『兩網』建設。全市共查處農村涉及藥品、醫療器械違法案件1859起,查處169個品種,貨值13萬元,沒收藥品、醫療器械標值239萬元,有效地淨化了農村藥品市場。加大了在11縣(市)和呼蘭區農村藥品監督網、供應網建設的推進力度。已批復同意籌建藥品連鎖店2443個,其中鄉鎮245個,行政村2198個。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