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火栓箱內空空如也
13日,記者對哈市道裡區地段街222號的北怡花園的一棟18層居民樓進行了調查。記者從18樓向下逐層進行查看,該樓每層的消火栓箱內僅有一個沒有連接卡口的消火栓和報警裝置,卻沒有水槍、水帶這兩種必須配備的消防工具。在9層,一位准備下樓的老大爺告訴記者,這棟樓大概是2000年建的,居民入戶之初,樓內消火栓箱裡的消防工具配備齊全。但該樓在入戶裝修時,消火栓箱內的水槍、水帶都被人偷走了。之後,就再也沒有配備。
在道裡區巡船胡同22號一棟高層,看電梯的男子阻止記者上樓。他說,你不用上去看了,這棟樓總共18層,每層有3個消火栓,消火栓箱內都是空的,沒有水槍、水帶。
在道裡區地德裡電業小區303棟樓記者看到,這棟樓共有18層,每層設有2個消火栓,消火栓箱內的消防器具不全,多數沒有水帶、水槍,消火栓上沒有連接卡口。13層居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地德裡電業小區303棟是1999年建成的。她說,樓這麼高,如果真的有了火情,逃生都困難。
在道裡區地德裡小區306棟,當記者從這棟樓的頂層16樓向下逐層查看時發現,消火栓箱內沒有水帶、水槍。12樓的劉女士說,她是1995年進戶的,樓裡的消火栓箱都是擺樣子,裡面什麼都沒有。住在高樓裡面雖然很舒服,但潛在的隱患也真讓人睡不安穩,就怕失火。
14日,記者來到南崗區革新街與聯部街交口處的一棟18層居民樓,該樓的一位女物業管理員阻撓記者查看樓內的消火栓。該管理員告訴記者,這棟樓是1997年建的,去年4月份移交給了房管所,要想查看必須經房管所同意。這時記者向從該樓二單元下來的居民崔大爺說明來意。他說,這棟樓的消火栓箱都是空的,裡面什麼都沒有,他可以帶記者上樓查看,但樓內的電梯壞了,只能爬樓梯。於是,記者隨著崔大爺上了樓。崔大爺告訴記者,這座建築的一至五層都是商服,從6樓開始纔是居民家。在六樓的過道,記者找到了3個消火栓,但是消火栓箱內空空如也。接下來,從7樓到18樓的消火栓基本同六樓一樣。崔大爺說,他家住在18樓,從進戶以來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他曾多次向物業公司反映情況,但是一直都沒有人來解決問題。
消火栓箱上鎖難使用
在道裡區巡船胡同12號高層住宅樓,記者從20層向下逐層查看,每層樓的樓道內都有兩個消火栓,多數消火栓箱都上著鎖。
巡船胡同17號是一棟15層的獨立高層居民樓,每層樓有3個消火栓箱都用鐵鎖鎖著,鎖頭上積了厚厚一層灰塵,已經很久沒有開啟過了。個別消火栓箱的鎖頭壞了,裡面也沒有水帶、水槍,消防栓也沒有連接卡口。據12樓居民劉女士講,這棟樓是1989年建成的,消火栓只是個擺設,必要的消防工具配備都不全,更別提什麼應急滅火了。看到那些發生在高層住宅內的火災報道,她總是心驚肉跳的。
消火栓箱成了垃圾箱
在道裡區巡船胡同15號這棟獨立的15層高層居民樓內,每層有3個消火栓,每層樓的消火栓箱內都只剩下一個沒有連接卡口的消火栓,裡面存放了花盆、拖鞋、廢棄的燈罩等大量雜物,有的消火栓箱則被居民用紙糊了起來。該樓樓下的食雜店店主告訴記者,這棟樓是1990年入戶的,多數居民都在這兒住十幾年了,樓內的安全隱患大家都知道,卻沒人來管,真要是著火了,想逃生很難。
在位於南崗區河溝街14號的『河苑觀景花園』內,記者看到,這棟18層居民樓的每層樓道內有4個消火栓,有些消火栓箱裡面堆放大量雜物。在南崗區光芒街97號『馥瑞大廈』內,每層有3個消火栓,均存在沒有水帶、水槍、連接卡口等問題,且裡面有大量垃圾。16樓的居民安女士告訴記者,該樓的業主委員會就消防設施問題已向相關部門反映多次,但遲遲都沒有解決。為了以防萬一,在春節前,她買了個小型滅火器放在家裡備用。
火災是高樓最大隱患
據哈爾濱消防支隊相關人士介紹,消火栓箱內應該有水槍、帶有連接卡口的水帶、報警器以及閥門、卡口齊全的消火栓。這些設施隨著樓房建設完成,也應一同配備到位。特別是10層以上備有電梯的樓層,這些必備消防器具更不能缺少。因為,目前我國最好的消防雲梯車舉高纔54米,僅能達到10層到12層左右的高度,消防水帶的直接供水高度也只有150米。高樓中垂直的樓梯間、電梯井以及封堵不嚴實的管道井,猶如煙囪,火災發生時會助長煙氣火勢的蔓延,形成『煙囪效應』。據測算表明,火苗沿井道上躥的速度有時候竟然高達每秒8米!因此,在消防雲梯和連接水帶達不到的高度,高樓樓道內配備的消火栓就是消防戰士救火的直接工具,如果這些設備配備不全或根本沒有,高樓發生火災時,救火將會極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