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9日電 疾病折磨他,死亡威脅他,但是陳強的每一刻都是充實的。每天,他為『事業』從早忙到晚,生活在他的生命裡永遠都充滿陽光。
30多本病歷宣判絕癥
『3歲前,陳強和普通孩子一樣,正常地跑跳,只是偶爾無故地摔跤、跌倒,那是他最快樂的時光,可惜他太小了,這段記憶幾乎記不清了。』陳強的媽媽說,4歲時,陳強開始頻繁摔跤,一個小石子都能把他絆倒。家人帶他到醫院檢查,醫生也沒確診究竟是什麼病,只說可能缺鈣,回家補補。媽媽買了各種補鈣的藥品,他的病情仍不見好轉。過了一年,陳強走路越來越吃力,後腳跟無法著地,只能一瘸一拐地走,5分鍾的路程,他要走上20分鍾。每次幼兒園開運動會,陳強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的小朋友你追我趕。有時,小伙伴們取笑陳強走路怪異的樣子,無心的嘲笑讓陳強變得內向、自卑,6歲的他已經意識到,他和正常孩子不一樣,是一個殘疾人。
上小學後,陳強的病愈發嚴重,甚至連走路都成問題。媽媽再次帶他去醫院檢查,醫生的診斷結果讓媽媽痛不欲生: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這種病的患者一般在7歲發病,癥狀是肌肉萎縮、肌無力,病情從雙腳開始向上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喪失行走、站立能力,全身癱瘓,直至死亡。目前,世界醫學還沒有研究出治愈這種疾病的方法。根據陳強的病情發展,醫生斷言,他也許只能活到20歲。這句話像一塊大石頭,重重地砸在媽媽的心上。她帶著孩子幾乎走遍了全國所有大醫院,30多本病歷告訴她,這是不治之癥。
死神多次與他擦肩而過
說起上學,陳強臉上流露出戀戀不捨的神情。在讀書的四年裡,陳強最發愁的是上廁所,教室在二樓,廁所在一樓,每次他都坐在樓梯的臺階上,一級級挪著下樓,然後被同學攙扶去上廁所。病情不斷惡化,他的雙腿變得越發『沈重』,與其說走,不如說『挪』,同時身體的各項機能也在退化,學習對他來說是件苦差事,課堂上聽不懂的,只能晚上回家『惡』補,時間一長,陳強累得腰酸背痛。
1996年的一天,學校提前放學,陳強本想自己回家,路上突然下起大雨,一不留神,他摔倒在泥坑裡,馬路上一個人都沒有,他就靠著雙臂的支橕爬回了家。他沒想到,這讓他第一次與死神親密接觸。晚上,陳強開始出現全身肌肉無力、不能進食、呼吸困難等癥狀,家人將他送到了醫院。醫生做了詳細的檢查後,沈重地對陳強媽媽說,將孩子接回家准備後事吧。
陳強被接回家了,從媽媽絕望的眼神中。他第一次體味到什麼是死亡,陳強不願放棄生命,他還年輕,還有好多心願沒有實現,他相信,只要有活的信念,死神一定會望而卻步。也許是頑強的求生意志讓死神遠離,陳強的病奇跡般地好轉了,家人欣喜地帶著他的病歷四處求醫問藥。陳強也在家拼命地鍛煉,不能走就爬,5雙軍用手套被他磨出了窟窿;褲子的兩個膝蓋補丁一層又一層。一年過去了,由於陳強運動過度,病情再次加重,這次他的雙腿永遠地失去了知覺。陳強想放棄了,他希望死神快些降臨,結束這些痛苦,他甚至想到了自殺。在等待死亡中,陳強終於醒悟,他要利用剩餘的時間讓自己活得有滋有味。
為醫學捐獻自己的殘軀
『重生』的陳強決定忘記死亡,他喜歡漫畫,媽媽給他訂了各種漫畫雜志,陳強用顫抖的手握住畫筆,一幅幅神態逼真的漫畫在他的筆下誕生。看過漫畫的朋友不敢相信,這竟然是出自肌無力患者之手。陳強的畫感動了漫畫迷們,一封封書信像雪片般飄來,這讓陳強覺得殘缺的生命也能綻放異彩了。
病魔時刻折磨著陳強,陳強報以無畏的微笑。他讓媽媽買書、訂報,只要有關他這種病的資料,他都要仔細地閱讀,然後結合自身病情的發展歸納總結並詳盡地記錄在本上。他告訴媽媽,雖然這種病現在是『不治之癥』,但是醫學在發展,幾十年後,世界醫學組織一定能找到治愈它的方法。如果他離去了,這個資料一定要獻給醫學組織,為醫學研究增添一份活病例。一年間,他已經抄寫了數十萬字關於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寶貴資料。
2001年2月21日,陳強做了一件最有意義的事,這一天,他與哈醫大一院正式簽署了《遺體捐獻協議書》,成為黑龍江省第一例殘疾人遺體捐獻者。陳強說:『盡管我身患重病,但是我的有些器官、我的角膜可能是完好的,它們可以在更多的人身上得以延續。命運決定了我生命短暫,可是它卻不能阻止我對社會的奉獻,我想以此鼓勵病魔纏身的人不要自卑,只要生命在繼續,生活就仍是燦爛的。』
2005年7月,愛好評書藝術的陳強在網上以『勇義俠』的身份成立了『援評志願者組織』,其宗旨是收集和創造好文本、培養說書高手、弘揚評書藝術。幾天後,『援評志願者組織』上了各大網站的首頁,小到11歲的孩子都成為志願者中的一員,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老師親筆為『援評志願者組織』題詞。
正是因為陳強活得瀟灑、活得有激情,他的生命比醫生的預計已經延長了8年並還在延續著,在這8年裡,他創造了一個個奇跡。如今,病魔正在侵蝕他的上肢,上身肌肉正在萎縮,睡覺要在媽媽的幫助下翻身,但是陳強坦然地面對死亡,他在《我的心得》中寫到:生命的價值要比生命的長度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