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2日電 在21日的哈爾濱市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分組討論會上,哈爾濱市市長石忠信向政協委員解釋了熱費上漲的三大理由。
石忠信說,哈爾濱處於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之間,是我國最寒冷的省會城市,供熱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因此供熱成本較高。另外,全國煤炭價格一直在上漲。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每噸已經上漲了110元。哈爾濱的煤炭價格也不例外。去年10月25日,國家發改委、建設部印發的《關於建立煤熱價格聯動機制的指導意見》中指出:當煤炭到廠價格變化超過10%後,相應調整熱力出廠價格。該意見出臺後,北京、天津、沈陽、大連、長春等城市熱價都上漲了,哈爾濱市熱價上漲的幅度低於上述城市。
石忠信進一步解釋說,哈爾濱市熱費已經到了非漲不可的地步了。供暖企業也要吃喝,煤價上漲,熱價不漲,供暖企業很難生存。哈爾濱供暖市場中,目前無論是國有的供暖企業,還是民營的供暖企業都很困難。哈爾濱已有17戶民營供暖企業因入不敷出,熱費收得不好,開始棄燒,退出了供熱市場,將包袱甩給了政府。最後只好由國有的供暖企業來接管,老百姓不能不供暖啊!前幾年,一家單位因情況特殊,拒絕集中並網,要求自供熱。可現在,這家單位主動要求市政府接管他們的供熱,不再背供熱包袱。
石忠信很有信心地說:『請大家放心,哈爾濱市一定要把供熱問題解決好,供熱問題解決不好,還提什麼執政能力。』
責任編輯: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