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日電 通過啟動『名校』和『弱校』之間教師、校長的輪崗,全面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各種資助讓更多農村孩子有書可讀、享受更優良的教育資源,全面提高農村人口素質;通過不斷建設,使哈爾濱市省市級示范性高中數量不斷增加,逐漸滿足老百姓對優質高中教育的需求……
在『十一五』開局之年,新學期第一天帶來的新訊息、新亮點,向全市中小學生和家長們昭示著:今後五年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將使全市百餘萬中小學生享受到更加平等、更加優質的教育。
亮點一·均衡教育
『名校』『弱校』教師輪崗交流
均衡是今年新學期教育部門多次提及的一個高頻詞,這也意味著均衡發展、均衡教育將成為今年哈爾濱市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
據透露,為進一步在全市中小學實施均衡教育,今年哈爾濱市將制定名校和薄弱學校教師和校長輪崗制度,這將是哈爾濱市繼在全國率先開展城鄉中小學教師支教活動後制定的又一重大舉措。
目前,教育部門正在制定關於教師、校長輪崗制度的具體政策,力爭今年在部分學校開始試點。據介紹,輪崗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在城區內名校和薄弱學校之間、城區和農村學校之間教師、校長的輪換。這種輪崗與支教不同,輪崗范圍將逐漸擴大到全體教師,成為大規模的輪換制度,以此提高全市薄弱學校的教學力量,同時讓薄弱學校的教師在『名校』中汲取營養,逐漸使全市中小學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市教育局權威人士表示,今後,教師不可能在一所學校待一輩子,每個人都可能到不同層次的學校、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去傳道授業。
亮點二·平等教育
讓農村娃和城裡娃享受同等教育
新學期第一天,康富小學三年四班學生徐文秀在學校紅領巾超市領到了一盒漂亮的水彩筆。家在巴彥農村的小文秀,3年前隨進城打工的父母一起來到哈市,雖然家庭經濟困難,但通過各種資助,她的爸媽『沒為學費發愁』。
『十一五』期間,哈爾濱市將基本普及12年義務教育,農村高中階段普及率要達到77%。教育部門主管負責人表示,今後五年,哈爾濱市將加大對農村教育、農村學生的幫扶力度,不僅要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全面改善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也要通過義務教育助學金、提供免費教科書、減免雜費等方式,使包括農民工子女在內的農村娃享受到與城裡孩子一樣的平等教育。
亮點三·優質教育
全市省級示范性高中達16所
昨天,第14中學正式掛牌成為省級示范性高中。據悉,目前全市已有16所高中被命名為省級示范性高中,這標志著哈爾濱市優質高中資源已邁上了一個新的發展臺階。
據了解,自2000年哈爾濱市啟動省級示范性高中評審以來,先後有三批示范性高中通過評審,今年將啟動第四批省級示范性高中的申報工作。目前,被命名為省級示范性高中的學校有1中、3中、6中、9中、哈師大附中、省實驗高中、24中、73中、12中、13中、14中、市朝一中、雙城兆麟中學和呼蘭一中等。
為解決優質高中資源不足問題,近年來,哈爾濱市著力擴大優質高中資源,在城區易地新建5所高中,改擴建10所,新增建築面積29.4萬平方米。目前,全市已有16所高中申報首批市級示范性高中,經過一年論證,今年10月將開始全面審批。據市教育局有關人士介紹,通過創建省市級示范性高中,將全面提高哈爾濱市普通高中辦學條件,並通過示范高中的示范作用,引領、帶動普通高中的全面發展,讓更多學生享受到優質的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