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9日電 雙鴨山市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主題,猶如一縷春風撲面,使農村大地春潮湧動。
全市9000多名農村黨員正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到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各級黨組織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紮實推進各項基礎工作。
邊學邊議邊改規劃宏偉藍圖
農村各級黨組織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把研究制定新農村發展規劃作為首要任務來抓,組織廣大黨員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深入調查研究,認真聽取廣大黨員和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制定切合實際的發展規劃。根據各村的實際,重點是在加強村鎮建設規劃和環境整治,建設新村鎮;發展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培育新農民;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倡導新風尚和經濟發展等方面做出長遠和近期目標規劃。通過采取座談、訪談、發放意見表、設置意見箱等形式,廣泛征求黨員和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理清建設新農村的發展思路。集賢、寶清、饒河三縣抽調專門人員,成立了新農村建設規劃組織機構,指導全縣農村制定發展規劃。各農村黨支部結合本村自然資源和生態資源優勢,進一步謀劃了新農村建設思路,在縣直部門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全市已有70%以上的村初步研究制定了今後5年發展規劃,明確了努力方向。
真幫實扶力促突出主題活動
為了突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題,全市組織10名以上市級乾部、100名以上縣處級乾部、1000名以上處級後備乾部、科級乾部以及科級後備乾部開展了下基層、服務農村的『十百千』主題實踐活動。全市377個參加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行政村,全部派駐了駐村乾部,共下派駐村乾部1324人。按照『制定一個發展規劃、強化「兩委」班子建設、培養三支能人隊伍、實現四個方面變化』的要求,查作風正不正、查發展路子對不對、查班子強不強,建設一個好班子、建設一支好的黨員隊伍,發展農村經濟,真幫、實扶、力促。各級黨員領導乾部帶頭深入聯系點,幫助研究制定農村發展規劃,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副產品基地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加快小城鎮建設等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各駐村乾部發揮各部門的優勢,積極提供服務,開展了送技術、送信息、送項目等活動;每個包村乾部都和所駐村的貧困戶結對幫扶,單位也與村屯結成了幫扶對子,主動為貧困群眾捐款、捐物,及時把黨的關懷與溫暖送到了貧困群眾的家中,全市為農村困難群眾共募集捐款200多萬元。同時,各縣區按照『一幫一』『多幫一』的形式,組織縣直部門結對包扶村屯,切實解決部分農村黨組織缺乏活動場所和經費等實際問題。目前,全市各級領導乾部深入聯系點360人次,提出具體指導意見787條,為基層解決實際問題105件。
舉賢薦能借力挖掘人纔資源
全市各級農村黨組織利用開展活動的各個機會,千方百計尋找門路,開闢渠道,深入挖掘各方面的資源,努力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組織保證、人纔保證和智力支持。結合落實《雙鴨山市農村致富奔小康『百千萬』工程實施意見》,通過設立『致富能人榜』等形式,加大培養、吸引和激勵農民企業家、致富帶頭人、致富能人的力度,充分利用市、縣、鄉闢建的專家課堂、企業課堂、鄉村課堂、外埠課堂以及科技下鄉、科普之冬等活動,增強致富帶動能力。各縣普遍開展了組織一次上門走訪,調動學習熱情;圍繞『建設新農村、如何體現先進性』的主題,召開一次座談會;開展一次以扶貧助困、捐資興辦公益事業及義務勞動等方面的主題實踐活動;聯系各方面有識之士,為本村發展提一條建議;通過各種渠道,為鄉親提供一條致富信息;聯系外出務工人員,帶出一批鄉親外出務工等為主要內容的『六個一』活動,以實際行動體現先進性。各村黨支部利用在春節期間,利用回家過春節的大學生、外出打工人員和回村探親人員比較集中的機會,召開座談會,交流致富經驗、傳播致富信息、拓寬致富渠道。一些村屯把在本村生活過的外地人纔、老知青、大學生登記造冊,通過打一個問候電話、寫一封慰問信、發一個征求意見函等方式,征求對村黨組織的意見,溝通感情,開發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人力資源。集賢縣仁德村支書主動到浙江進行走訪,有4名知青先後回訪了該村,並意向性達成了投資在1000萬元和500萬元以上的兩個糧食深加工項目,支援第二故鄉的建設。
便民利民為民解決疑難問題
全市各級黨組織在開展活動中,以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把便民利民為民貫穿整個活動始終。每個鄉鎮對每個村屯都要解決的1-2個涉及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突出問題並匯總備案,全市共確定重點解決的問題786件。針對群眾反映的就醫難、吃水難、行路難、看電視難等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積極想辦法,采取措施,搞好協調,全力加以解決。在農村大力宣傳合作醫療政策,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農村合作醫療,同時與藥品監督部門聯系,在農村設立醫藥專櫃和批發站,較好地解決了群眾看病吃藥的後顧之懮。積極運作和協調把嚴重缺水的村定為『老促會』打井補助項目和『整村推進』扶貧項目,絕大多數村的自來水工程都已經開始投資建設或列入了今年的建設計劃,將徹底解決農村吃水難的問題。緊緊抓住國家村村通有線電視工程的機遇,積極籌措資金,組織黨員技術人員義務為村民安裝有線電視。集賢縣委實施了『百村包扶』工程,96個縣直部門包扶100個村,幫助農村和困難戶解決實際困難。寶清縣委針對農民群眾關心的醫療、住房和生活等問題,建立了扶貧救助、醫療救助、住房救助三個機制,統一下撥了資金和物資,為全縣優撫戶、五保戶、殘疾人、特困戶解決實際困難。饒河縣委針對農民看病難問題,組織了醫療服務隊,每周下村巡回送診1天,使農民不出村就能得到周到的醫療和諮詢服務,為特困戶減免醫藥費1.8萬元。